发布时间:2018-02-05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4850次
应用科学 玩转科学
——金坛区小学科学课题组花山活动报道
11月29日,时令已是初冬,此时的花山小学校园,静谧而又祥和。在这平凡的一天里,我们校园迎来了不平凡的客人老师——金坛区小学课题组,他们一行11人在研训中心姚老师和黄老师的带领下给我们的孩子带来了两节生动而又真实,严谨而又有趣的科学课。
首先是来自华罗庚实验学校的袁素英老师给我们六年级学生带来的《酸碱性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节课,袁老师从学生们已知物质的酸碱性入手,转而说到了水的酸碱性,分别探讨了天然矿物质水、纯净水、自来水酸碱性,最后又了解了人体体液的酸碱性。整堂课围绕酸碱性在生活中的应用来展开,知识点图文结合,探究过程生动而又真实。袁老师语言逻辑性非常强,在她的潜移默化下,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了学科学、用科学。
然后是朱林小学的罗健老师我们带来的二年级的课《玩气球》,这是一节富有童趣的科学课,二年级孩子天性好动爱玩,罗老师紧紧抓住这一点,不断的用活动引领孩子们走进科学知识的殿堂,让孩子们吹气球吹出了新的高度,并在每一个活动中让孩子们仔细观察了吹气球所产生的的各种现象,在一个个有趣的活动中渗透了空气的相关科学概念。罗老师课堂语言精练而又生动,严谨而又不失趣味。
在两节课后,课题组的王钧老师和陈淑贞分别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他们提出了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对相关实验的把控还应该更细致些,针对低年级孩子的时候,语言还要更加活泼些,对孩子们的评价应该更加真实些。
在精彩的课例点评后,研训中心黄海燕老师提出了他的一些观点,他认为对于低年级孩子的活动应该让孩子们作为探究实践活动的主体,老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孩子们共同商讨,并能逐步解决问题。然后研训中心的姚爱祥老师也谈了谈他在听课后的感受,并对与课老师提出了要求,一是在低年级课堂中淡化科学概念,注重孩子前概念的掌控,不要强加给孩子们太多深奥难以理解的概念,他们只需要从玩科学中发现现象,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二是在科学实践活动,尤其是应用于生活的科学实验,教师必须把实验中所有有关的现象、原理、变化了解的十分透彻,不拘泥于现有的科学答案,真正的让我们的科学知识所学即所用。最后课题组组长戴辉文老师感谢两位上课老师带给我们的精彩课堂,并对课题组的下一步工作进行了相关布置。
一天的时间对于课题组来说是短暂的,但对于我们花小的师生可以说是收获颇丰,他们不仅为我校的科学课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也让我们学校的老师对于综合类课程耳目一新的感觉,真正的体会到了素质教育原来就在我们的课堂中。
花山小学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