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2-23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3751次
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矛盾及特点
当今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大致表现出如下一些矛盾及特点:
一、独立意识强,行为依赖性也强。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的发育,知识的扩展以及远离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很多职业学校的学生对家长、对教师的崇拜开始逐渐减退,转而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情感体验,对家长、老师的言行存在主观判断与取舍,对过多的提醒或教诲甚至产生反感情绪。但这些并不说明他们已具备了完全独立的准备和能力,相反,他们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依附性依然很强,在学习、生活和思想等方面遇到问题时,希望得到他人的指导与帮助,对家长、老师的依赖心理仍然强烈。
二、参与意识强,行为能力参差不齐。
就读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心理发展阶段一般正处于青年初期,他们对未来充满理想,敢说敢干,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只要有适宜的环境条件,他们就会积极地投身其中,充分地展示自我。但职业学校中许多学生来自农村,受周围环境与人员的影响,综合素质偏低,性格内向,即使存在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也因为对自己信心不足,在各种活动中缩手缩脚,优柔寡断,严重影响自身能力的发挥和才智的展露,给人一种低能的印象。
三、自我意识强,正确处理与集体关系的能力尚待提高。
他们不仅能比较客观地看待自我,而且能明确表现自我,敏感的防卫自我,并珍重自我,形成了较理智的自我意识。但受到自己所生活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职业学校中的学生普遍存有自私心理,对同学、学校的关心不足甚至漠视,面对利益选择时,主要从自身角度进行考虑,对奉献意识和集体意识缺乏足够的认识。
四、自尊与自卑同在。
职业学校学生,很多是升高中或重点高中落选的,而且很多来自农村或贫困家庭,再加上人们的传统观念,普遍认为就读职业学校前途不佳,从而使之感到自卑和缺乏自信,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都自我感觉低人一等。但这样的学生自尊心一般都比较强,他们特别看中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强烈希望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别人的注意和尊重。
五、就业的希望与悲观并存。
职业学校的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就业,他们都对毕业后的工作充满向往和幻想,希望能尽快地完成学业,实现就业的抱负,出人头地,为自己、家庭改善生活条件和地位。但因对职业学校性质、地位的顾虑,相当一部分学生及学生家长都怀疑他们未来工作的地位和方向,认为毕业后主要还是打工,到工作第一线做苦力。也正是因为对就业的悲观情绪,许多学生在校期间,学无动力,得过且过,虚度光阴,甚至染上一些恶习和不良癖好,严重影响他们的前途和学校的形象。
六、爱交际,但对朋友定位不准。
作为年轻的一代,他们和其他学校的学生一样都喜欢多结交一些朋友,愿意和身边的人和好相处,甚至希望家长、老师与他们志趣相同,能够成为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朋友。但毕竟他们心理很多还没有完全成熟或者心态有所偏差,对待与朋友的关系理解不够,过于感情、意气用事,当朋友有困难或受人欺负时,不分青红皂白,坚决站在朋友一方,甚至大打出手,即使因此受到处分也义无反顾。
七、其他不良心理。
职业学校学生由于自身的性格特点、特殊的教育环境和剧烈的身心发展,在心理上还存在许多其他的不良现象。比如逆反心理,崇尚主体,纪律松懈,社会和集体责任感欠缺;惰性心理,贪图享受,不尊重他人,自私任性,厌学旷课;从众心理,他们中有的成群结伙抽烟、喝酒,有的有意破坏公物,甚至打群架;攀比心理,在生活上相互攀比,为在同学特别是异性面前炫耀,不顾家庭条件而花钱如流水,有些因为农村经济落后,而为满足虚荣心不惜参与盗窃等违法活动;性关心心理,由于环境、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内心寂寞孤傲,道德伦理观念薄弱,他们慢慢会把对父母的依赖和爱逐渐转移到异性身上,故对性的关心和早恋现象在职业学校学生中比较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