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动态>>综合研训>>综合实践>> 文章
春行十里芳草路,驻留桃李飞花时——金坛区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第34次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18-03-26    信息发布:姚爱祥    浏览量:3289次

323日,综合实践课题组的2018学年第一次活动在岸头实验学校开展。春熙温和,春芽新萌,一路春意欲新然。两位老师的课也在“旧”与“新”上做文章:潘菊萍老师带来了《探秘传家宝之筷子》,将存之千年的“旧”与学生共同体验、揭秘;曹丽华老师指导了《我给新书穿“新衣”》则将不走寻常路的“新”与学生共同动手、演绎。

第一节课中潘老师通过听一听、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比较、了解筷子的形状、材质的同时,明白古人的智慧与筷子中蕴藏的哲理。无论是方顶圆身、敬天畏地,还是七寸六分、自控欲望,都让学生在探究的同时心灵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而“筷言筷语”的教学环节中,则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演示,让学生懂得了生活中如何正确、礼貌地使用筷子。

第二节课中曹老师从学生的作业本入手,明确了穿“新衣”的主题,再以视频为转折,指出常见包书皮的危害,学生提出自己动手的需求,课堂导入水到渠成。教学难点推进中,老师在讲解完要领的基础上,不是急于让孩子实践操作中一步到位、一蹴而就,而是让孩子在过程中找到自己不足的地方,把存在的过程性缺憾让实践中成功的同学分析原因,最终达成在参与中、合作中发现不足,解决问题的目标。

课后,课题组老师就这两节课各抒己见,思维的交流有如初融春水,涟漪不断。他们一致认为这两节课是接地气的,从学生生活中取材,让学生对于课堂有种说不出的熟悉感。这两节课都注重了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这两节课都关注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老师注重的是对“问题”的引领和对“问题”背后课堂价值的挖掘。这两节课对于方法的指导都去除空洞的说教,以无痕、隐性的方式呈现……总之,这是两节建构在“真”课堂、“真”研究下,具有综合实践课程特点的有生命力和生长力的课堂。

归来去,青青芳草路;驻留间,灼灼桃李时。行走在这条充满活力的路上,人是惬意的,心是自由的,前方的路定是绚丽而幽香的。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4952  |  本月访问: 36553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6719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