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局>>研训信息>> 内容
探寻复习课生长的力量——区小数潜力教师团队自主研讨活动侧记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8-05-16    浏览量:2114次

课堂精准定位,把握复习实质

——小数潜力教师团队第一小组“复习课专项研讨”侧记

复习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如何上好复习课也是每位数学教师需要思考和研究的。510日下午,小数潜力教师团队第一组成员齐聚华罗庚实验学校,开展了复习课的研讨。本次活动分为三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课堂研讨

首先,由岸头实验学校的邹燕霞老师和华城实验小学的张丽老师分别给大家带来两节精彩的复习研讨课。第一节课邹燕霞老师执教的五年级《多边形面积的整理与复习》一课中,邹老师引导学生“理”公式,回顾已学过的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推导过程,接着沟通推导过程的“联系”,最后运用复习的知识进行相应“练习”。第二节课张丽老师执教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一课中,也注重了学生从“理”到“联”的学习,不仅整理了所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相关知识,也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更好的形成了完整的知识结构,最后通过相应的练习,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所学。

第二部分:讲座学习

之后,由第一组导师王瑾副校长给大家带来题为《复习课该如何把握》的讲座。在讲座中,王老师围绕“复习课,我们如何理解”“复习课,我们如何定位”“复习课,我们如何把握”展开,让大家找准复习课的定位,从而更好地把握复习课的教学。

第三部分:指导交流

最后,大家对这两节课展开了研讨,区教师发展中心陆卫英主任和房小科老师进行了指导,也让我们对复习课再次进行思考。复习课中,注重“理”,应该如何理,不同类型的复习课应该理到怎样的程度?又有怎样不同的要求?

有思考,才能有进步,相信今天活动中的每位成员都会有自己的收获。

西旸小学 纪佩桦 供稿

复习,我们还可以这样……

——小数潜力教师团队第二小组“复习课专项研讨”侧记

201854日,一年一度的国际青年节,来自小数潜力团队第二组的青年老师们,在学科中心组居云慧和毛月华老师的带领下,相聚在华罗庚实验学校,展开了充满激情的自主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分别由尧塘中心小学的李俊峰老师和儒林中心小学的钱程老师为我们呈现精彩的课堂教学。

李老师执教的是单元复习《圆柱和圆锥》,本节课主要复习圆柱和圆锥的相关公式、推导过程,以及圆柱和圆锥之间的联系。课前李老师先让学生根据要求自主整理所学知识,课中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帮助学生理清了圆柱和圆锥之间的联系。练习部分李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神奇”的圆柱,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发挥,可以刷一刷、锯一锯、削一削、捏一捏,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提出问题并解答,在交流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做法,多次对比,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和提升。

钱老师执教的是总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本节课主要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及体积计算公式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以及它们的推导过程。钱老师引导学生从意义、单位和方法三方面比较表面积和体积的不同,帮助学生对于这部分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让学生在比较和辨析中明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最后形成了一张“树状”的思维导图。习题的设计钱老师同样是采用了开放性的练习,让学生利用长方形和三角形纸创造出不同的立体图形,让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得以内化和完善。

接着,毛月华老师给我们带来了讲座《复习,我们还可以这样》。整理和复习课要:1.凸显“自主回顾——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2.凸显对知识体系的完整建构;3.凸显对学习策略与方法的总结和提升。在复习课的推进过程中可以采用“理—联—连”的模式:1.理——自主整理,培养主动意识;2.联——由点及面,沟通知识联系;3.练——精选练习,提升综合能力。

最后,小组成员围绕这两节课的课堂教学展开研讨。大家一致认为通过几次磨课过程,两节课的结构框架和推进过程已经相对成熟,在资源呈现和互动交流时,有些细节方面还可以处理得更好。发展中心的房小科老师和陆卫英副主任也对这两节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了宝贵意见。陆主任还提出关于思维导图,课前的整理和课后的再整理,学生的呈现是否会有不同,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复习研讨之路很漫长,期待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在这条大道上越走越远……

(华城小学 冯姗 供稿)

复习,从“生”开始

——小数潜力教师团队第三小组“复习课专项研讨”侧记

59日,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小数潜力团队第三组的研讨活动在常胜小学的录播室进行。

活动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是由朱霞老师和沈亮老师分别执教一节复习课,其次由谢云老师作一个关于复习课的讲座,最后由发展中心的专家们对我们组的课提出一些指导意见,给我们带来更高层次的引领。

第一环节的两节课,首先由朱霞老师执教《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复习》。

朱霞老师的课大气自然,整节课分三个板块进行:课前理、课中悟—课中理、教师引-课中练、知识连。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对知识进行完整的回顾与思考,真正起到复习的作用。

第二节课是由沈亮老师执教的《分数、百分数的整理复习》。沈老师的课亲切自然,亲和力很强。课堂上一些细节的处理非常到位,在关键点和难点的引导也很巧妙。整个节课堂的结构与第一节课类似,沈老师更关注如何在练习中串联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第二环节,谢云老师作了关于复习的讲座《复习,从“生”开始》。谢云老师带领我们认识到复习应该经历:知识梳理+题目训练——思考、回忆、再现、交流——概念的梳理、公式的内化、技能的训练、想象的培养——复习目标有效的达成,这样一个过程。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受益匪浅。

最后一个环节,由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陆卫英老师对我们组的两节课进行了指导和引领,让我们知道课中悟的表达方式可以是多样的,作业单的设计应该多体现学生的活动等等。同时,给我们带来了两个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1、复习课课前如何整理?2、复习课课中如何交流?为我们的后期研究提供了方向。

通过本次研讨活动,我们对复习课的理解更深了,对如何把握这一课型有了全新的认识,对后期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也有了方向和目标,带着满满的收获我们圆满的结束了本次活动。

(马真真 供稿)

复习课中生长

——小数潜力教师团队第四小组“复习课专项研讨”侧记

511上午,潜力团队第四组全体成员相聚在常胜小学,进行了以“复习课”为主题的教研自主研讨活动。教师发展中心陆卫英副主任、房小科老师全程参与了此次研讨。

本次活动中的两节复习课都以“理—联—练”为主线,逐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并形成认知结构,但在教学侧重上又不完全相同。其中周海燕老师在《垂线和平行线的复习》一课中,注重了知识梳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在不同资源的对比中感知“导图”形式的整理不仅能整理零散的知识点,也能表示知识间的联系,更有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而韩一飞老师在《调皮的线》一课中,通过微视频的呈现带领学生回顾有关线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整理知识部分,将教学重点放在了知识拓展应用上,特别针对这段学习中学生掌握较弱和容易出错的部分,例如三角尺画角、垂直和平行的运用等。两节课的教学我们可以看出,复习课已经打破了原来以练为主的教学模式,更多的重视了学生对认知结构的形成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随后,在《复习中的生长》的讲座中,杨晔副校长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对复习课的理解,并结合两节课和相关课例,阐述现阶段复习课存在的普遍问题和改进策略。

最后的集体研讨中,大家对两节课都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可以看出现阶段的复习课虽然教学目标已达成,但就学生而言,与新授课相比,复习课仍然欠缺一定的趣味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还略显干涩,所以如何让复习课真正“活”起来,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盛茜 供稿)

温故知新,让数学复习课更有魅力!

——小数潜力教师团队第五小组“复习课专项研讨”侧记

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提升复习课的有效性,让复习课更有魅力,2018511日,小数潜力教师团队第一小组在区教师发展中心陆卫英副主任和房小科老师的引领下,在学科中心组陈燕华和吴荣强的指导下齐聚西城实验小学阶梯教室,就“如何上好复习课”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

首先,由直溪中心小学颜莉老师和朝阳小学谭亚鹏老师分别给大家带来了两节精彩的研讨课。在《小数乘除法单元整理与练习》一课中,颜老师从小数乘除法的口算、竖式、估算和简便计算四个方面入手,不仅沟通了小数乘除法和整数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而且架起了算理与算法的桥梁,还培养了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谭老师执教的《小数四则运算整理与复习》一课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整理回顾了小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学习历程,并通过相应的练习边练边理,帮助学生构建了整体的知识网络,培养了学生的运算能力。

接着,学科中心组的导师陈燕华给大家了带来了题为《例谈复习课中知识结构的构建》的讲座。在讲座中,陈老师结合六年级关于“图形的运动”专题复习一课,由点及面,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复习课结构体系的构建和精选习题的意义,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最后,区教师发展中心陆卫英、房小科老师对本次研讨的两节课进行了指导,就如何把握教材、处理教材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让本组每一位教师都受益匪浅。

(朝阳小学 黄玲玲 供稿)

昨天访问: 5865  |  今天访问: 4731  |  本月访问: 90562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810728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