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滨小学:本土文物进课堂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8-05-22 浏览量:1140次
5月18日,河滨小学邀请区博物馆管理员走进校园,为学生搭建起了与金坛文物历史零距离接触的平台。
冯铁主任长期任职于区博物馆文物科,对金坛文物历史颇有研究。活动中,他展示了我区的考古挖掘工作现场,并带来了5件出自金坛本土的文物,分别是土墩墓出土的陶罐和明清时期的窑器,给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文物知识宣讲课。该馆宣教科科长华小丽现场讲解了金坛文化历史传承及文物的发掘与保护知识,并以互动提问的方式,为学生展示了金坛土墩墓的古墓实景、考古、保护的过程,引发了学生们的阵阵惊叹。博物馆两位“老师”的到来,让孩子们耳目一新,不但对金坛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从心底滋生出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据悉,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才干,河滨小学致力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互动式教育模式,得到了不一样的教育效果。
请进来,特长家长做老师。在班级家委会的协助下,该校二年级开展了“食育与健康”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各班家长纷纷走进课堂,组织学生开展“食育与健康”知识讲座,“饮食与健康”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一起做早餐,包饺子。五年级开展了“漂亮妈妈进课堂”活动,组织学生体验做生日蛋糕的乐趣,作《发掘多智能,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力》生命教育讲座,与学生一起做有趣的科学实验……
请进来,专家义工做老师。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古老的农耕文化,学习传统节气的知识,该校主动协办了江苏省少儿数字图书馆“二十四节气之稻谷的旅行”中英文故事会,邀请了省少儿数字图书馆李丽老师为大家授课,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认知稻谷生长的规律,懂得感恩土地馈赠,增强自身环保意识。
在请进来的同时,该校还多次组织学生走进图书馆、走进博物馆、走进大自然,亲身体验家乡的变化与发展。学校、家长、社会的携手互动,弥补了学校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的同时,丰富了学校教育形式,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郑彩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