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举办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活动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8-05-25 浏览量:1145次
为了更好地促进基地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5月21日至25日,金坛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举办了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活动,邀请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国培专家沈旎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李克端主任为教师们进行授课,并采用专家讲座、教师观摩、辅导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沈旎教授以《遇见更好的自己》为题,围绕综合实践课程和基地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地解读和分析,大致分为专业成长、课程建设、实证研训和项目学习等四个方面。他要求基地教师不应安于现状,在提升能力和不断汲取新思路的同时,应将实践技能多样化,在做中学、学中思;要在现有的教学设计中不断改进,注重课例分析、课程的合理性,不仅有固化思路还应有传承和积累,必须有真实的任务、完整的过程、明确的要求和多样化的支架。
基地主任戴锁庆将基地多年来课程的发展向专家作了介绍,从单一的为了实践而实践到现在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多元化的课程内容,基地未来将坚持课程先行,围绕课程体系开展培训和建设,并希望专家能给与指导和提出宝贵建议。在听完汇报后,沈旎教授指出金坛基地的课程理念是正确的,但应注重条件性和内容性的转化,这就要求课程体系化。“生命教育”的涵盖太广,实际教学内容比被定义的生命教育更加广泛,可以考虑替换为符合自身特色的主题,对现有课程进行整理;规范教师课题设计,将教师解放出来,制定教师团队教学链条,将分散整合,形成完整的课程形态,用课程项目链接,一核多点的制定实践活动,这才有可能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基地课程。
李克端主任认为现有的课程发展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方面课程应持续梳理,一定要坚持基地课程核心内涵;一方面为挖掘课程特色;第三方面把基地和学校有机的连接起来,共同推动学生素质能力发展。应结合我们自身实际和对周边资源的利用,从而影响整个常州实践基地的发展。同时指出教师的培训和招募也应同步进行,这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要能留住人才和发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