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28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5663次
相聚古运河畔 采撷太湖明珠
--参加“2017江苏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比活动”剪影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一曲太湖美,唱出了太湖之滨无锡的美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综合实践活动,也像一泉活水,给新课程改革注入无限生命力。2017年10月18日至20日,来自全省的350多名代表相聚在无锡,共同见证综合实践活动结出的硕果。
我们金坛区一行五人,也来到了美丽的无锡城,观摩江苏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比活动。活动在无锡市梁溪区连元街小学举行,紧傍古运河畔。连元街小学是一所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老校,创办于1898年。学校大师荟萃,桃李满天下,著名科学家,顾毓琇,经济学家孙冶方等,都曾在此求学。近年来,学校围绕着“慧玩”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关键能力,为未来奠基奠定扎实而深厚的基础。
本次活动由江苏省中小学教研教学研究室主办,万伟博士主持,市区校领导都发了言。省研究室董洪亮主任在发言中指出,现代教育标准有两条,以孩子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我们要从孩子本身考虑,一个课程对孩子有什么用?防止活动课程学科化,从孩子发展的角度去看待综合实践活动。
我区杭静老师,是常州市青年骨干教师,综合实践徐锁平名师工作室成员,作为常州市综合实践活动参赛代表参加了优质课评比。在两天时间里,我们一共观摩了14个活动课。《探寻地震的奥秘--数据的处理》、《奇思妙想服装秀》、《走进共享新时代》、《我的个性名片》、《我的新发现》、《让画动起来--走进动画乐园》、《智不可挡》、《奇妙的清单》、《绳结探秘》、《让课桌变变脸》、《聚集一次性用品》、《我的研究》、《吃进嘴巴里的“隐患”》、《指尖上的安全》,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这次赛课中,选手们都能紧扣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理念,选取具有现代生活气息,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相关主题。通过巧妙的设计,精心的引导,深入的探究,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所思。
《指尖上的安全》活动,将目光引向探究指纹密码安全锁,提出安全锁真的安全吗?这个活动,通过学生的各类实践活动去验证指纹锁。老师能够关注生活中高科技应用,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积极探究。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提出结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了相关的科学适应,了解了指纹锁的工作原理,并向其他指纹识别技术拓展。学生自主提出一些获取指纹的方法,并动手一一实验,从中明白了科学能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滋长了主动探究科学的欲望。 活动指导实在,验证科学,既参与实践,又获取新识,还对新生事物有所了解,可谓一举三得。
在《奇妙的清单》活动中,老师通过视频资料对比和学生现身说法,适时地引出学习清单这一话题。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利弊,从而找到怎样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的办法,通过列清单做做时间的主人。同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制定适合自己的各类清单。并且举一反三,通过制度各种各样的清单,来规划自己的时间,提高生活的品质。由浅入深,小中见大,学以致用,提升效率。
杭静老师指导的《探秘“生命”绳结》活动,设计巧妙,环环相扣,让人耳目一新。以变魔术的形式,引出绳结,步步引导学生进行绳结系列探讨和研究。学生先从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绳结入手。然后,从观看视频入手,找到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分别引出鞋带结和结绳结在生活运用中重要性,巧妙上升到生命的高度。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鼓励学生自主实践,水到渠成,总结出学习绳结的四种方法。
在活动中,学生积极探究,利用原有的生活基础,结合各自的实际需求,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无论是牢固系鞋带结的巧妙技法,还是结绳结学习和验证,都充满着智慧和情趣。学生们在不知不觉当中,认识到了绳结对生活的帮助,对我们生命的呵护。学生学得有趣,老师教得轻松,听者收获颇大。
这个活动得到了听课者的一致好评,大家认为是一节成功的课,课堂指导扎实有效,指导方法循序渐进,师生互动到位。设计精巧有层次,环环相扣有推进,独具匠心不着痕,从容淡定很亲切,水到渠成显功力。
这样的课,入口小,开掘深,学得实,收获真。这样的课,能真正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他们的生命护航。
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意愿,我们也积极思考,取长补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评比课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些活动,虽然主题新颖,吸人眼球,但综合实践活动理念凸显得并不明显,偏向于思想品德课、科学课、美术课等。我们不反对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其他课程的资源,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不能丧失掉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和话语权,应该将其他资源为我所用。通过拓展、延伸、整合等方式,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而不能局限在学科知识内,忽视了综合实践活动特有的活动方式、组织形式和评价要求。综合实践活动,如果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参与、原有经验和知识的运用,仅仅用传授和告诉的单一形式,亦步亦趋的“请君入瓮”,只为了得出一个“既定答案”,那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就背理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立的根本,也践踏了学生自主探究的主观能动性。虽然课上得顺风顺水,但少了许多综合实践活动的味道。学生,仅仅是作为教师呈现自己风采的一种道具,被迫地去接受,被迫地去探究,被迫地去配合,这样的课堂,不要也罢。这样的课,再漂亮,再流畅,就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我们非常渴望看到,能够真正立足学生于生活经验,从原有基础出发,低姿态,小角度,真探究,巧设计。我们万万不可仅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想,去恣意地拔高,去一味造课。
欣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修订稿)》颁布,也许,它会带给教师更加实用的方法,更多具体的操作指导和实施策略。综合实践活动,任重而道远。
(撰稿人:徐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