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少华乡村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育站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18-12-25 信息发布:韩新由 浏览量:4445次
12月21日,曹少华化学培育站第九次活动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如期举行。这次活动除了培育站成员外,还有符爱琴名师工作室成员、金坛区初中化学李卫珍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参与。
本次活动共分三个环节进行:
环节一:观摩展示课。第一节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谢小瑜老师执教的?铁的“生”与“死”?,该节课的设计令人耳目一新,课堂中的创新实验简单、易操作,充分体现了化学课堂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第二节是苏州市青山实验中学沈翔老师执教的?认识化学变化单元复习课?,沈老师采用主题式情境教学,精彩生动,尤其注重知识的内化与升华;第三节是正衡中学王鑫彤老师执教的?易拉罐中的小秘密---金属的专题复习课?,该节课以易拉罐为线索,贯穿始终,探究过程由定性到定量,知识联系生活。
环节二:评课议课。培育站导师李卫珍校长对这三节课作了总结性评价,她认为这三节课非常精彩,是很成功的示范课,都凸显了“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宗旨,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理念,并且提出了自己对一节好课的认定标准:1.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并形成知识网络;2.提高探究能力、进行创新实验;3.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的应用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4.课堂教学从化学视角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5.师生都感到愉悦,氛围很好。当然了,每节课若能做到3到4点就是一节好课。
环节三:创新实验展示。四位老师的实验设计趣味性高、节约资源、安全环保、操作方便;能捕捉更多生成性资源,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装置仪器、药品方便易得,有利于推广。
通过这次联合教研,培育站的全体成员对复习课的设计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拓宽了教学的视野,对创新实验的设计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明确了实验改进的方向和应用价值。
供稿人:茅麓中学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