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动态>>综合研训>>综合实践>> 文章
课堂耕耘不辍,路在脚下延伸——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第41次教学研讨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19-01-02    信息发布:姚爱祥 黄海燕    浏览量:3599次


1228日上午,尽管气温骤冷,又临近期末的教育教学工作忙碌期,金坛区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老师们却如期来到城西郊的后阳小学,开展课题组第41次教学研讨活动。

来自后阳小学的曹丽华老师和薛埠中学的盛杰老师分别执教了《我是小小美工师》和《风灾及灾害防护》。曹 老师从学生过节庆祝装饰需求出发,设计了制作涤纶彩球的劳动与技术活动内容,教学设计版块清晰,层层推进,在“火眼金睛”看一看、“按图索骥”拆一拆、“能者为师”排一排的环节后再进行小组分工合作。有梯度的教学设计既让教学环环相扣,又巧妙化解学生的难点。涤纶彩球在四年级的劳动与技术的教学内容中属于比较难的部分,后阳小学的孩子们在小组内制作涤纶彩球时,表现出了分工明确、各有所长、互相配合,剪、粘、用针等技术娴熟,较好地完成活动任务,反映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他们学校实施是常态化的,教学活动是扎实开展的,老师们耕耘课堂踏实,孩子们浸润在后阳小学 “厚 养”校园文化中; 老师的课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带领六年级的学生开展研究活动,从“了解灾害”“预防灾害”两个方面设计活动,帮助学生筛选信息、整理资料,渗透整理资料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了解灾害大开眼界,课堂上,教师仿佛成了孩子们的伙伴、朋友。两节课后开展了深入的研讨活动,执教的两位教师对活动的设计进行阐述,听课老师在活动内容呈现的合理性方式上各抒己见,积极讨论,一致认为思维导图的运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利于学生逻辑能力、条理性的活动习惯培养、提升,如果能运用到今天的课堂上,一定会“锦上添花”。

评课活动后,由区推进组的胡晓波老师给大家作了《实践得来终觉浅 觉知此事研课题》的专题学习,给课题组的老师们讲述如何做课题,怎样做好课题。胡老师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身边年轻教师如何做教学研究的与老师进行学习交流,他告诉大家,有一定方向的探讨就是研究,研究没有模式的固守,要达到有真正思考、真实实用、真实运用、共享成功经验,促进成长。

在课堂上辛勤地耕耘,研究的路在脚下延伸。我们坚信,课题组全体老师们能相伴同行,展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尚真”、“师生向和”的美好愿景!

(供稿 潘菊平 )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5836  |  本月访问: 37437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7603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