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29 信息发布:王云飞 浏览量:5997次
4月26日,金坛区 “数字化学习”小学数学学科专项研讨活动在薛埠中心小学进行,区教师发展中心王云飞老师、区“小学数学数字化学习”潜力团队项目组长董俊老师和成员以及薛埠小学全体数学老师,共40余人参加了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部分,内容丰富,精彩纷呈。
活动的主体部分是薛埠小学倪霞老师、直溪小学王明辉老师分别执教的研讨课。首先是倪霞老师执教的二年级《简单的数据收集与分类整理》,这是一节种子课,学生首次接触到数据的分析整理,倪老师从例题图展开,提出三个问题,由此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在交流中有效地引导,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帮助学生导出收集与整理的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倪老师利用了数字化平台中‘截屏下发、评价’等功能,将图片与学生一起共享,让学生及时对他人进行评价,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之后便是王明辉老师执教的《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这是一节五年级的课,与之前倪老师的课截然不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本节课彰显无疑,学生在一节课中大部分是由自己来完成探究的。在此过程中,王老师使用较为频繁的便是拍照上传的功能,学生可以及时与他人分享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得思维产生碰撞,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在交流互动环节,先是直溪小学的颜莉老师,为大家作了《我与数字化》的专题微讲座。她向大家介绍了数字化教程以及它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实例着重阐述了自己在平时应用中总结出来的数字化平台强大功能。
接着,大家对两节课进行评析。先由两位执教老师简要交流了设计意图和教后感悟,然后直溪小学袁中华副校长分别对两节课进行了评价。对于倪老师的课,他觉得,教师还要更贴近学生,对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还要深入了解,对学生的提问还要更加直白易懂,让学生有事可做、有话可说。而王老师的课则需要更加数学化的语言表述,让学生可以更加严谨的学习数学,两位老师都缺少的是对学生的及时性评价,因为丰富的评价内容可以让学生沉浸于课堂之中。
区“小学数学数字化学习”项目负责人董俊老师也作了发言。他先是对两节课上数字化功能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建议学生活动环节应创新地利用工具展示学生互动学习的过程,更多地呈现学生的研究过程,并能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教学过程应更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相互评价,从而更好地改变传统的教育课堂。
最后,研训员王云飞老师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谈到了数字化的开始与现在的发展,以及今后的愿景,并鼓励大家在教学实践中多思考多开发,能让“数字化学习”无障碍地走进更多的学科,从而进一步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能让更多的学生在研究中受益。
“数字化学习”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时空,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也需要由此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数字化学习”平台已经生根发芽,正在向着阳光生长。
(供稿:薛埠中心小学 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