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动态>>综合研训>>综合实践>> 文章
区域交流寻本真,实践体验韵味长——记常州市综合实践区域展示交流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19-05-31    信息发布:姚爱祥 黄海燕    浏览量:4481次


523日,为探寻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由常州教育科学院主办,金坛教师发展中心承办的“常州市综合实践区域展示交流活动”在金坛区东城实验学校举行。来自天宁、钟楼、新北、武进、溧阳、金坛的120多位老师参加了活动。

金坛东城实验小学、溧阳南渡小学进行了观摩课和讲座交流。东城实验小学杨国华书记向参加活动的老师作了学校综合课程实施的交流。东城实验小学在课程实施中,始终贯彻课程指导纲要,突出常态推进,注重研究,推动教研一体,师生共同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并整合资源,开设学生成长体验课程校本体验课程实施,注重教师的引导,指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营造健康、快乐的生活。

微信图片_20190530161310.jpg

微信图片_20190530161315.jpg

首先,东城实验小学潘菊平老师指导《探秘传家宝——筷子》,课堂上通过听一听、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等,学生在实践中观察、比较、了解筷子的形状、材质的同时,明白古人的智慧与筷子中蕴藏的哲理。无论是方顶圆身、敬天畏地,还是七寸六分、自控欲望,都让学生在探究的同时心灵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而“筷言筷语”的教学环节中,则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演示,让学生懂得了生活中如何正确、礼貌地使用筷子。

第二节课东城实验学校李晖老师指导《我喜欢的蛋炒饭》。课堂中孩子通过信息的收集、调查、采访等,体会了人们喜欢蛋炒饭的原因,通过品尝妈妈的蛋炒饭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爱。学生们讨论、交流、思辨,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环环相扣,有序推进,最后“选择食材,为妈妈准备一份创意蛋炒饭”这一问题的解决上润物无声。“妈妈喜欢的就是最好的”让学生在深入了解蛋炒饭的同时也深入地感悟了亲情的温暖。

两节课后河头小学徐锁平老师的讲座交流,从自己与综合实践结缘说开,讲述了在综合实践这方乐土上的默默耕耘,十分接地气地介绍了如何从学生的生活中去选材,设计、开发契合学情的课题,孩子一起在探究、实践中收获、成长。徐老师的经历正是金坛区域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陪着孩子在人生的成长中做真我,求真知。

下午,溧阳南渡小学的徐菲老师指导的《玩转吾悦广场》。课上老师带领学生熟悉笔记本的用法;然后让孩子们在吾悦四个耳熟能详的场所,以导游的形式实施活动。每个小组根据笔记本的要求提示,开展合作。展示环节,孩子们侃侃而谈,就四个不同的场所,进行问题设计,运用信息化互动交流平台,为课堂研究助力,让人耳目一新。 

徐菲老师在《非连续性文本运用策略:到生活中探源》的微讲座交流中,提出吾悦广场是孩子们熟悉的场所,笔记本电脑是孩子们熟悉的工具,两项整合,寻找到了好的活动主题;创设活动情境,调动孩子的生活经验,提升研究的价值和主题。南渡小学任祥春校长作了《特色文化助推学校发展》的报告,交流了南渡小学在课程建设方面的相关举措。

在评课议课环节,杨静娟老师提出课堂中要关注主题生活,关注指导方法,关注思维创新,关注能力体验,关注技术运用,关注理念整合。

最后的活动总结中,常州教育科学院孙美荣老师提出,在综合实践活动选题中要注重小主题大空间;而在实践活动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重视体验;活动中更要要融入方法,突出实践;有效整合资源,拥抱技术,做创意课堂。
   
关注活动的着力点,学生能力的提升点,为整合提供新的生长点。小实践,大生活,实践活动的外延和生活相等。看课,听课,想课,终究要将理念融于实践;备课,上课,研课,实践必将落实理念。

(许叶飞  耿飞)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5807  |  本月访问: 37408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7574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