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动态>>综合研训>>综合实践>> 文章
课题共研讨,推进新思考——金坛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第9次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1-04-18    信息发布:黄海燕    浏览量:4173次



四月春风菜花香,枣花未落桐叶长。在这阳光明媚、春风拂面的四月里,金坛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和金坛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进组的成员们齐聚金坛华城实验小学春风分校,开展联合研讨活动。

微信图片_20210412152037.png

首先,是由华城实验小学春风分校的王梦婷老师执教的《水果模型》。王老师创设了粘土王国开放日的情境,激起孩子们接受挑战的兴趣。在三个挑战中,让孩子们认识了辊筒和三种简易泥塑工具,接着用辊筒和压塑工具教会孩子们两种塑性技能——“擀泥片”和“压凹槽”。在学会两种技能的基础上,带领孩子们制作樱桃和香蕉,制作过程中,注重让孩子们观察水果的颜色、形状以及细节,之后让孩子们根据观察到的进行制作。整节课,王老师及时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个人及小组评价,也给孩子们展示评价标准,鼓励孩子对作品进行评价,锻炼孩子们对要求的把握意识。

微信图片_202104121520371.png

接着是由白塔小学的朱娣老师执教的《吸管的妙用》。朱老师从孩子们感兴趣的吹泡泡入手,带孩子们认识吸管,拓展学生的思维——吸管除了吹泡泡,还能干什么?接着从孩子们的兴趣着手,让孩子们自己尝试制作泡泡液,针对在制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让组长及时记录,之后针对问题给与孩子们帮助,让孩子们成功制作出泡泡液,然后朱老师又带领学生们学习吸管的另一个妙用——制作排箫。活动的最后朱老师进行了延伸,吸管还能做成漂亮的工艺品,并让孩子们课后自己尝试制作。朱老师的课堂紧紧抓住了孩子们的目光,激发学生对事物探究的兴趣,将一根小小的吸管变成更多有意思的物化成果。

微信图片_202104121520372.png

两节课后,课题组及推进组的成员就这两节课进行了评课,大家各抒己见,思维碰撞,潘菊平组长就新老师的评课给予意见,评课抓点,先给出问题,再谈谈自己是怎么解决的,接着潘组长就两节课指出,上课要先了解这节课的目的,劳技是促进新技能和加项思考,老师在面对学生操作上的问题不能一笔带过,而应该在问题上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切实的学会新技能;而《吸管的妙用》一课,应以妙用为中心点,从了解吸管到其作用上循序渐进,把握“妙”字,不仅仅关注吸管的用法,更要在变废为宝中体会它其中的“妙”。潘组长还提出课堂要注重梯度,课的结构要有其关联性,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还应多思考多构思。张文华老师指出老师对课的认识应该在前置,做一件事,应该成为这件事的专家,在劳动技术课中要抓住三点:知识层面、操作层面、拓展层面鼓励老师在课堂中教学有创新,学生操作中多拓展。

最后,儒林小学胡晓波老师分享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初探》,综合实践是一门新型的课程,以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展开,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是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创设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情境,及时给学生以指导和帮助。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程序是创设情境、产生问题;探索尝试、点拨指导;解决问题、内化发展;归纳整理、拓展延伸。胡老师认为对于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我们教师还是要多学习,多实践反思,深层发展。

本次课题联合活动的展开给大家带来了新的思考,通过开展教研可以发挥优势,有效互补,博众家之长,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推动我区综合实践教学的纵深发展。

(华城实验小学春风分校   王梦婷)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4198  |  本月访问: 35799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596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