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动态>>综合研训>>音乐教育>> 文章
“同课”共研,“异构”溢彩

发布时间:2021-04-25    信息发布:尹梅红    浏览量:5281次

繁花倚短墙,最美四月天。4月23日上午,区音乐教研员尹梅红老师带领全区50位小学音乐老师赴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参加常州市小学音乐学科“同题异构”教研活动。

上午,老师们聆听了三节音乐歌唱课《杨柳青》,三位老师分别是来自局前街小学的常超男老师、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的张玉冰老师、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平冈校区的胡文飞老师。常老师的温婉亲切、张老师的洒脱自信、胡老师的风趣机智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0832b66be642d71882f07fa8de708e2_副本.jpg

常超男老师从“里下河”地域人文入手,通过回忆《打麦号子》、欣赏《拔根芦柴花》,感受浓郁的江苏民歌韵味。创设“下田干活”、“田间小憩”的情境,开始了歌曲《杨柳青》的教学。特邀专家江苏省中小学音乐教研员潘丽琴老师这样评价:她用成语“瞻前顾后”来赞扬常老师注重教学内容的承前性和延续性;并且常老师善于用默唱的方法培养学生内心听觉。

 897502f1671e23c1d45cc09097b6f2c_副本.jpg

和着张玉冰老师明亮清脆的旋律,,孩子们用富有节奏感的体态律动愉快地融入了美好的音乐情境中。在这节课中,孩子们学会了用地道的扬州方言演唱《杨柳青》,用轮唱的方式更完美地表现歌曲和展示自我。在教唱环节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难点促成学生的主动学习,从而顺利解决难点。潘老师这样评价:善用对比,巧用轮唱,注重学情分析,备课上课有学生立场。

4f87b0838254cfaf5c182efb984ea5a_副本.jpg

胡文飞老师贯穿课堂始终的扬州方言夸奖语“乖乖”,保持了情境一贯性。机智而幽默的教学风格,让孩子们在愉快的心情中享受歌唱之美。她关注学生的学习,及时指出不足,而非纯粹完成自己的教学环节。潘老师这样评价: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情境贯穿。

下午,在聆听了三位执教老师讲述的设计意图之后,潘丽琴老师带给我们一场精彩的讲座――《“同课”共研,“异构”溢彩》。

49b469e0a2ec2b18cbc1685a2916429_副本.jpg

三个关键字:“源、构、思”引人深思。

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源是民族音乐文化,源是中华之始,源是我们的初心。潘老师强调小学音乐核心素养必将和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连接,让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

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教学理念之异中趋同;教学目标之异曲同工;教学情境之同中存异;教学效果之异彩纷呈。这也是潘老师对此次教研的高度认可。同是根本,异是手段,关于教学有效性的阐述字字珠玑。

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潘老师以教学设计为例,引发老师的思考,是否现在的教学设计只能有现有的形式?同时,也就一些问题与老师共同讨论。例如,音乐人文性如何体现?如何有效提问?如何处理声势动作与“唱会歌”、“唱好歌”之间的联系?

本次活动,为小学音乐教师进一步读懂教材、用好教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在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标、理解教材和应用教材资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于如何备好、上好一节音乐课有了更明确的思路。相信在发展中心尹老师的带领下,在全区音乐老师的不懈努力和不断探索下,我区的音乐教学一定会迈向新的高度。

最后,用潘老师结束语共勉:相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相遇。 

金坛区河滨小学 陈瑜华 供稿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5206  |  本月访问: 36807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6973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