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局>>新闻中心>>校园风采>> 内容
学雷锋精神,传优良传统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6-03-07    浏览量:1417次

第二中学:学雷锋精神,做阳光青年

34下午,第二中学组织“阳光伞义工团”的成员走进金城镇文化社区和金坛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了“学雷锋精神,做阳光青年”的志愿者活动。

在活动中,该校义工团队的48位师生不怕天气的闷热,他们有着饱满的热情,不怕脏,不怕累,和社区相关工作人员一起,对居民小区内的主要道路进行了打扫,对一些卫生死角进行了全面的清理。

当天下午,在社区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团员们还来到小区敬老院。为敬老院的老人们打扫卫生,给老人梳头,陪老人聊天,为老人读报等,团员们还为老人们献上了自编自演的节目。活动最后,团员们和老人们一起包馄钝,一个个精致小巧的馄钝,预示着老人们晚年生活稳稳当当,也寄托着大家对老人们美好的祝福。(虞樱供稿)

东城实验小学:学习“雷锋精神”,与“志愿者”快乐同行

34一大早,东城实验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就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等待一位特殊的客人——金坛区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吴晶晶的到来。

一阵热烈的掌声后,吴晶晶开始了她的“志愿第一课”。她以“雷锋”为榜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队员们介绍了“什么是志愿者服务”以及她本人参加志愿服务的亲身经历与切身体会。当听到她每周都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并发自内心地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快乐时,台下的队员们一个个竖起了敬佩的大拇指。队员们还现场问了一些志愿服务方面的问题,并且非常希望自己也能向晶晶姐姐一样,早日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据悉,东城实验小学以35日雷锋纪念日为主题开展了系列爱心活动,通过邀请优秀志愿者榜样引领、收看《2015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弯腰行动和感恩母亲等实实在在的形式,在全校掀起了一股“文明互助”之风,让每个队员从小树立“常怀感恩、乐于奉献”的人生价值观。(丁飞供稿)

城西小学:雷锋精神代代传,我为社区作贡献

34下午,城西小学的小小志愿者们开展了“雷锋精神代代传 我为社区作贡献”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这次活动的重点是清理西城路通往四中住宅小区的长长的巷道。这段道路在家长接送学生时,留下了许多废纸、包装袋、牛奶盒等垃圾,加上没有专人清理,水泥路与路两边围墙的空隙间比较脏乱。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戴上手套,拿着铁钳,挥动扫帚……有的清理草坪、有的打扫路面、有的铲除电线杆上的小广告……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赢得了社区群众的啧啧称赞。(董俊供稿)

直溪中学:弘扬敬老传统 我为团旗增辉

34,直溪中学团委和直溪镇团员志愿者走进直溪敬老院,开展“学雷锋 献爱心”活动。

为发扬传统、弘扬雷锋精神,倡导学生向雷锋同志学习,直溪中学团委组织入团积极分子一行20余人走进直溪敬老院,为老人们打扫卫生。“准”团员们积极性很高,纷纷自带劳动工具前往。在得知敬老院卫生人员告假,绿化内的杂物急需清理后,大家领取工具就分散到几块花圃中忙碌起来。队员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将花圃中的各种杂物尽数捡拾,连瓦砾、砖块也不放过。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挥汗如雨,老人们的居住环境焕然一新,举目望去,清理后的绿化分外苍翠,队员们个个露出满足的笑脸。

活动后,直溪敬老院吴院长对大家的劳动态度非常满意,接连用“最实际”对大家的劳动成果进行了评价。直溪民政办王主任也对队员们说:“大家吃苦耐劳的精神非常难得,相信你们在学校也一定是出色的学生。”(直中供稿)

经贸局幼儿园:“学雷锋”我们在行动

3月4日上午,经贸局幼儿园各班老师利用播放图片、观看视频《雷锋之歌》,为孩子们讲述雷锋叔叔帮助他人的感人事迹,让幼儿感受雷锋叔叔乐于助人、艰苦朴素的良好品质,激发幼儿主动自觉地用实际行动来为幼儿园或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中,大班教师带领小朋友分别到新华书店、经信局,进行“学雷锋”活动。看!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拿起小抹布和老师一起清理桌椅、楼梯扶手、盆栽等。小朋友们对于参加集体劳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一个个做的有模有样、认认真真。(经幼供稿)

华城实验幼儿园衣暖人心爱心捐赠

“妈妈,我要把家里的旧衣服送给山里很穷的小朋友们穿。”“我要把我过年新买的衣服捐给贫困地方的小朋友们穿。”放学的时候,一路上可爱的孩子们都在和家长们说着捐赠旧衣服的事情,这些许童言稚语让春意盎然的三月,一下子变得更加温暖起来。为继续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华城实验幼儿园一园三区近期开展了“奉献月里献爱心,万千雷锋创奇迹”给山区孩子一点爱旧衣服捐赠活动。

一听是献爱心活动,华城实验幼儿园的家长、孩子和老师们,积极响应,纷纷投入到该活动中来,大家热心地把家里一些孩子们嫌小的衣服和平时不穿的衣服、鞋袜、书包等洗干净整理好带到幼儿园来;有的家长更是购买了一些新的文具带到幼儿园来要求捐赠,让人倍受感动。幼儿园统一将捐赠的衣物集中起来,通过常州市义工联合总会,经过筛选和处理,物尽其用,赠予边远贫困地区更有需要的人,这既是资源的再利用,更是一次爱心的传递。(谭芳芳供稿)

昨天访问: 4477  |  今天访问: 4052  |  本月访问: 56264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76430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