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24 信息发布:王家祚 浏览量:2648次
近期,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培养要求,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为促进我区初中地理教师及时了解初中地理课程改革方案,及时学习和掌握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堂活动设计,有效指导我区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区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精心安排部署,于2022年8月24日、25日在华罗庚实验学校开展了金坛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培训活动。
8月24日上午,首先由区地理教研员王家祚老师进行了《新旧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对比解读》专题讲座。王老师带领老师们对比新旧课标的共性与差异,详细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同时,王老师也对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要从学生的认知出发,了解学情,结合实际,落实课标。此外,王老师也鼓励全体教师继续加强对地理最新研究成果与教育理念的学习,以课标研读和教学案例选取为主要抓手,提高对新课标的理解,以及对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的实践力,切实推进新课标要求。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第二中学的曹锁庆老师和杨月老师分别进行了《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与思考》、《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地理跨学科教学实践》专题讲座。两位老师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探索尝试,分析了地理实践力的由来与内涵,解读了新课标下初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新要求,提出了初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路径,以及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方向和基本设计思路。
下午,华罗庚实验学校的张丽燕、贺旻燊老师和第二中学的张莉老师,围绕着“新课标下初中地理大单元内容分析”这一主题,从认识全球、认识区域、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三部分内容,分别展开讲座。认识区域和认识地球是新地理课程标准的内容主题,包含不同的主题,在不同的主题中贯穿着地理工具应用和地理实践活动,以突出地理课程实践性。张丽燕老师和张莉老师详细分析了认识全球、认识区域这两部分内容中新课标的要求,让老师们认识到新课标下的地理课堂教学,要从方法上提升学生,而不能只在知识上灌输给学生。贺旻燊老师以课本中制作地球仪的活动,寓教于乐,说明学生地理工具的学习和应用,不能仅靠教师在课堂中“想当然”、“走形式”,而是要切实体现在教学活动中。
8月25日上午,指前中学的于鹏云老师和建昌中学的周洁老师,分别进行了以《长荡湖的保护性开发》、《金坛“茶产业”发展活动探究》为主题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案例设计分享。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学生的基础、体验和兴趣,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地理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开展综合学习的一种方式。两位老师立足金坛本土特色产业,结合学校所在地区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聚焦真实问题,体现实践特征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让全体老师更加明确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要领及注意事项,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
两位老师分享过后,参加活动的老师们交流自己的学习感悟,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学习转变了过去一些陈旧的教育理念,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具备更强的课标意识,以新课标为导向和把手,重视真实情境创设,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地理实践力。
培训活动结束了,但对新课标的研究将一直在路上。区全体初中地理教师将继续砥砺前行,找问题,寻思路,求真理,将新理念、新精神转化为教育实践,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底。
(图文:韩妍 徐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