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16 信息发布:陈秋云 浏览量:1962次
为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新教师理论素养、专业水平和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加强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探讨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安排,12月14日,区2021、2022年小语新教师课堂调研活动第三次活动如期在线上举行。
本次活动作课堂展示的是一、二年级的6位老师,分别对《乌鸦喝水》和《纸船和风筝》进行同课异构。再由6位老师分别进行点对点评课,最后孔老师进行总结。这些授课老师为活动送上了一份精神盛宴。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为了上好这次调研活动课,老师们事先认真备课、试课、磨课。下面让我们一睹他们的风采!
课堂调研展风采
常胜小学的陶冶老师执教的是《乌鸦喝水》,陶老师用她特有的亲和力,生动活泼的语言,运用启发式和赏识教学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把学生带入了一个趣味盎然的语文世界。
春风分校的高思维和李荣老师一、二课时完整展现《乌鸦喝水》一课,高老师教态自然,基本功扎实。普通话标准,板书工整,非常有亲和力,课堂的把控能力强,课堂气氛活跃。课堂中教育孩子们从小树立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很好地落实了新课标的要求。李荣老师则在课堂上创设了学生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教学效果好。她让学生亲自演示,让学生理解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实验完成后,得到了水真的升高的结果,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时,讲解是多余的,通过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来自段玉裁实验学校的张竹颖与谢文彦老师完整呈现《纸船和风筝》,这是一篇完全没有注音的猜读课文,孩子们肯定有很多的字不认识,所以用不同的方法猜生字的读音,是这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第一课时中张老师利用多种方法将这一内容落实到位,比如 教学松鼠的鼠字,动画展示老鼠吃粮食,鼠从甲骨文的演变,再问一问字和老鼠长得像吗,点、竖提、斜钩,让学生生动形象的认识并记住这个字,将“象形字”识字的理念渗透在教学中。第二课时中,谢文彦老师善用角色转换,让学生入情入境,加深情感体验。比如在了解故事结果这一环节“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了,为什么松鼠再也受不了了?如果你是这只小松鼠,在折纸船的时候,你会想些什么呢?”让学生带入松鼠的角色,体会松鼠的想法。最后她还教会孩子与同学、朋友产生矛盾时不要计较对方的错误,互相宽容,互相体谅,借助文本的学习教会学生待人接物的方法。
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的郑兰老师执教《纸船与风筝》,她能紧扣教材,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比如在教学生字“扎”时,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中理解“扎”的意思。这节公开课教学过程设计合理,重难点突出,教师亲和力强,学生参与度高,各个教学环节过渡自然,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评课议课促成长
下午,课堂展示之后,六位老师对今天的课堂进行了点评,授课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娴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加上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赢得了听课老师的赞誉。同时大家也畅所欲言地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发展中心的孔老师进行了精彩点评,对本次课堂调研中优秀个体和优秀团队给与了表扬,结合五节课中的“归纳梳理的设计感、识字写字方法的引导、教学难点的突破和大情境任务的推进、猜读停顿等语文技能的培养”等闪光之处进行了点评,同时对低段教学中“怎样让识字写字教学与课文精读有机融合?怎样充分解读教材扩容第一课时?怎样在低年级的课堂搭建思维的支架体现应有的思维含量?”提出了要求,要求全体新教师结合今天的课例进一步深入反思,同时结合课例再重构。
盈盈寸草心,悠悠调研情。调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相信新教师们通过持续的培训与锻炼,必将成就自己,绽放精彩。
(新城分校 吕燕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