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30 信息发布:孔惠萍 浏览量:1799次
——记金坛区“语文要素”课题组暨小语骨干研修团队第22次活动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暖风和煦,教学研讨如荼时。3月29日下午,我区小语骨干研修团队齐聚华罗庚实验学校,开展了以省十四五规划课题《大单元背景下语文要素分学段落实的教学策略研究》为依托的第22次研修活动。此次活动围绕“中段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展开,分为“课堂观摩、评课议课、讲座学习”三个环节。
悟·理解中践行
活动伊始,来自华罗庚实验学校的于源老师和来自直溪小学的佘月霞老师分别执教了四年级下册《白鹅》的第一、二课时。
四下第四单元的主题是“作家笔下的动物”,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单元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之间的衔接紧密、自然,而作为第三篇精读课文的《白鹅》,不仅要求学生围绕“高傲”细读体会,品味情感,更要发现它表达上的奥秘。于源老师为了让学生感受白鹅的特点,第一节课时设计了四个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抓住具体细节,在生活化、趣味化的学习场景和语言中体会动物的特点。
佘月霞老师执教第二课时,设计了三个大任务,每个任务都延续了第一课时的学习方法,圈画关键词句,以此来体会白鹅吃相高傲的特点,再从文本来感悟作者对白鹅的喜爱。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围绕高傲品味细读,还努力地让孩子们关注作家是如何表达的。
忆·回归中反思
研究课之后,于源老师和佘月霞老师就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和大家进行了分享,赵梦颖老师就这节课在磨课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想法和困惑和大家作了交流,随后团队的小伙伴提出了磨课过程中的困惑:一是情感的体会需不需要在第一课时就涉及一下;二是关于标点的运用,要不要与语文园地中的要求结合起来,课堂中穿插练习;三是对于在阅读链接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在“精简”中关注“细节”如何更加有章法可循。
研·讨论中前行
研究课结束后,项目组成员就这两节课展开热烈的讨论,分享各自的收获与思考:在文本的解读中,应当抓住“对比”来感受白鹅的高傲,同时对于“反语”的教学应当更深层次的引导给学生,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在文本写作手法中,可以借助作者写漫画的表达风格,感受丰子恺用词的丰富,体验漫画式语言的风格;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造趣味,适当借助视频、音频、阅读链接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逐步感受白鹅的特点;在读写指导中,需要借助文本内容进行整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进行迁移运用……这一次精神盛宴,对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都是一种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学·理论中提升
随后,薛埠小学的陈元元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题为《在“比较”中感悟提升》的讲座,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得到表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在学生认知思维的基础上,对文本课后 “比较类”思考题进行更深入研究,让学生能够在富有学科思维的课堂语言实践活动中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思·引领中进步
接着,研训员陈秋云老师、孔蕙萍老师结合两节课堂的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基于大单元的视角下,确定单元目标,解读单元其它课文,通过分析每篇文章的内容、表达的异同,学习写动物,给学生架构支架。在执教过程中,通过架构任务群,有层次地梳理文本的联系、文本的重难点、文本的表达风格……其次,新课的教学还需建立在回顾旧课的内容,同时,还需借助课文的插画助推对文章的理解,用文解说图,体会作家语言的风格以及作家的情感。最后,对知识的技能传授还需与教材其他内容进行勾连,进行迁移学习,让学生真正学到了,真正凸显了素养本身,真正深耕文本!
春风拂起一池潋滟波澜,研讨激起教师满腔智慧情怀。在这样扎实有效的研讨氛围下,老师们感受到了研究儿童、研究课堂、研究学习带来的快乐。我们团队将继续深耕课堂,不断学习,持续改进,大步迈向语文教学更明媚的春天……
(东城实验小学 赵梦颖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