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十一届八次主席会议专题协商讨论中小学“双减”政策落实情况
信息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5-16 浏览量:2470次
5月16日上午,区政协召开十一届八次主席会议,专题协商讨论全区中小学双减政策落地见效情况。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区政协主席刘国新,副主席周文俊、周新生、朱亚群、卢建新、史荣生,秘书长王少云出席会议。副区长庄诚、区教育局局长吴军华、副局长张五芳参加活动。
会前,区政协领导实地调研视察了华城实验小学和鼎峰教育培训机构,详细了解学校强化作业管理、实施课后服务“1+X”课程等“双减”工作成效,以及校外培训机构落实“双减”政策、规范学科培训的情况,要求教育部门要加强“双减”工作的研究,把减负与提质结合起来,把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结合起来,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发展。
在听取区教育局“实施双减行动,追寻双优品质”的工作情况汇报后,与会的政协委员们围绕“推进双减落地见效,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开展了协商讨论。大家一致肯定了教育系统落实“双减”政策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建议要把“减负”与“提质”并举、“五育”与“心育”并举,强化家校联动、部门联动,建立“双减”工作长效机制,持续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副区长庄诚表示,2023年,是“双减”工作从规范发展迈向提质增效的年份。我区将充分运用“双减”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群策群力,开创性推进金坛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跟进课后服务安全保障措施,厘清家校权责界限,制定课后服务安全应急预案,建立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形成各部门协调联动的课后服务安全工作机制;二是进一步加大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力度,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全面落实信用管理办法;三是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以“财政补贴+合理收费+社会捐赠”的形式多渠道筹措课后服务经费,设立专项资金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及相关人员进行劳务补贴,制定课后服务经费管理和监督细则,确保课后服务经费使用公开透明。
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区政协主席刘国新指出,我区在“双减”工作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值得肯定,希望教育部门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拓展课后服务内容,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双减”促“双优”工作走深走实。
刘国新指出,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进而构建良好教育生态,需要厘清以下四个问题:一是“负担”问题。“双减”要“减”的是超过学生所能承受的学业和培训负担,以及那些无效或低效的负担。有“减”必有“增”,为学生减负的同时要为教师“增能”,减校外培训负担要为校内学习“增效”,压减校外培训机构要为监管“增力”;二是“需求”问题。俗话说,存在即合理。家长的心理需求、学生尤其是特长生的学习需求以及社会创业就业的需求,推动了校外培训机构的存续。在“双减”中,我们要坚决抑制那些盲目或焦虑式的需求,规范引导和满足那些合理的需求;三是“素质”问题。所谓“素质”是指内在的、稳定的、长期积累的习惯养成。在德、智、体、美、劳五大素养中,我们尤其要关注学生的“体”和“劳”。这不仅是关系一个人的品质问题,更是关乎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贯彻全面发展,更要重视健康成长;四是“生态”问题。构建良好教育生态,核心是教师队伍建设。在“双减”中,不仅要为学生减负,也要为教师减负。在大力培养和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的同时,更要重视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据悉,“双减”以来,我区积极相应国家号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双减135行动”,重组课堂教学模型,丰富课后延时服务供给,压减校外培训机构数量,打造“双减”工作亮点特色,推动金坛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师资培训,提升专业水平;二是改变教学模式,启动真实学习;三是规范作业管理,助推双减发力;四是落实课后服务,助力减负提质;五是加大监管力度,提升培训质量;六是落实“双减”督导,彰显“双优”成效。2022年春季,在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对全省课后延时服务质量评价和社会满意度调查中,我区得分位居全省116个县市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