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27 信息发布:成群 浏览量:1589次
5月25日下午,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常态优课”的深入研究,总结五月统练后的教学得失,提升冲刺阶段复习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迎接即将到来的中考,金坛区各初中校化学教研组长齐聚金坛区段玉裁初级中学举行初中化学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化学研训员成群老师主持,主要分为4个环节。
首先是来自段玉裁初级中学的胡志军老师和良常初级中学的朱炜昊老师带来的《实验综合探究专题复习》展示课。
胡老师以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对中考考查热点——物质性质探究展开复习。由学生熟悉的实验入手,巩固书本实验。通过常规实验中的异常现象进行深入探究,复习巩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通过学生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定性分析浸泡过硫酸铜溶液的干的蓝色滤纸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的产物,通过热重分析仪的相关实验数据,定量分析探究硫酸铜溶液中的蓝色悬浊物的成分。最后归纳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以及实验方案的过程描述和方案设计的注意点。
朱老师以舞蹈《只此青绿》引入,引领学生关注《千里江山图》中的颜料青绿色。通过传统无色中的“群青”之间的相互转换,识“青”,总结物质之间转化的解题一般思路;通过“碱式碳酸铜”的制备,学生分组实验定性验证反应生成的两种氧化物,复习总结工业流程转化的解题一般思路;通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拼搭装置定量分析碱式碳酸铜的组成,并总结了测定物质化学式的解题一般思路;最后,首尾呼应激发学生青出于蓝应当缤纷璀璨的情感。
第二环节是来自段玉裁初级中学的张敏老师和建昌中学的陈欣老师分别对两节课作出精彩点评。张敏老师认为胡老师这节课是一节很实在的复习课,从定性到定量完成了一个最近在考卷上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个实验题(锌和硫酸铜)反应,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异常现象,所以胡老师今天通过实验来验证了这些异常现象,解决了我们老师在考卷上只讲理论,没有真正的验证这样一个问题。并且通过实验来导入我们的课堂,学生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了。胡老师基本功扎实,知识讲解准确,教学设计合理,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学生实验、小组交流讨论,上台交流展示等形式,生生互动、师生配合默契,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张老师认为基于核心素养(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实验探究复习课应该是有真问题、真学习、真研究、真收获的,所以学生也是收获满满。最后张老师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析提炼总结问题的能力加强培养,提高要求,不要口语化;学案中报告单可以再简化一下,现象学习自己观察,自己写,自己讨论,适当放手。
陈欣老师认为朱炜昊老师的课有3大亮点:1.选取舞蹈《只此青绿》导入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选材《千里江山图》渗透我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2.各个环节过渡自然,环环相扣,设计学生实验定性分析,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体会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学生拼搭实验装置、交流展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结尾点题,升华情感给学生以精神鼓舞;3.每个环节后都有方法归纳,总结提升,确保复习课高质高效。最后,陈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这节课能否用这一主题展开项目式教学。
来自段玉裁初级中学的李俊老师也对中考专题复习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李老师认为学生在最后阶段常犯低级错误,教师要“以小见大”,聚焦小问题拓展大智慧。教师在专题复习时要帮助学生建模,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一类问题。同时,构建模型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消化和记忆。
第三环节是成群老师开展了《实验综合解题策略研究》主题讲座。成老师指出两位老师的实验专题复习课属于两个不同的方向,解决了实验探究中的两种题型,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注意解题方法的提炼,主要包括思维过程的建模和答题方式的建模。成老师强调教师在开展专题复习时一定要围绕课标中的学业要求进行复习,如课标在“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中要求学生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能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开展化学实验,收集证据;能基于事实,分析证据与假设的关系,形成结论;能撰写简单的实验报告,并与他人交流和评价探究过程及结果;能基于必做实验形成的探究思路与方法,结合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等相关知识,分析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简单实验问题。
第四环节是4个教学联盟对各自编制的一份中考模拟试卷进行交流、讨论。
非教无以潜心,非研无以致远。这样一场既有深度又接地气的教研活动,犹如一道熠熠生辉的光芒,为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备战中考、落实新课标指引了方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在成老师的带领下,在全体初三化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下,2023届初三化学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