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动态>>小学研训>>科学品德>> 文章
用心挖掘 精心呈现——记金坛区小学科学STEM教育研究课题组第19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3-10-12    信息发布:黄海燕    浏览量:1325次



 

平静的湖面,波澜不兴,投下一块石头,带着一些细微的破空声,一往无前向前冲锋,砸碎,刹那间打破湖面的平静,漾起一圈圈的涟漪,向四周涌动着……

 

为深入推进课题研究,9月27日上午,金坛区小学科学STEM教育研究课题组第19次研究活动在常州市金坛区茅麓小学举行。

此次庄雯老师、孙璐老师用心挖掘、精心呈现的是有关罗村粉丝制作的区域文化。

庄雯老师首先让孩子们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淀粉”,并指导学生用碘伏来检测食物中的淀粉,接着带领学生从土特产山芋里提取淀粉,清洗、刨皮、刨丝,工作流程缺一不可;破壁机、石臼、多功能切菜器轮番上场,用纱布袋淘洗,亚克力圆筒沉淀,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

点评:制取山芋粉的活动是本课的重点,而用不同的方式粉碎山芋又是活动的难点,让学生能通过一个探究性的对比活动来制作不同品质的山芋粉,学生不同的选择决定着山芋粉品质的最终结果,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趣味性、科技进步带来的幸福感、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大胆放手让学生完整经历全过程,既有小组合作,又有独立操作,结合教师辅助,将零碎的环节整体化,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探究。

微信图片_20231011093538.jpg

孙璐老师将探究重点聚焦在“糊化”这个物理现象中,将厨房搬进了教室,带领学生实践操作,用“蒸煮法”和“水煮法”两种方法将山芋粉加热后糊化,然后冷却切割,做成了粉条、粉丝,孩子们大快朵颐、频频下筷。

点评:两种不同的制作过程,两种不同的配方,通过不同的配比得到粉丝。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到淀粉的糊化作用,了解制作的工艺与技巧。通过本活动,让学生体会到STEM课的乐趣,感受家乡特色的魅力,制作过程的严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用对比的方式进行探究,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微信图片_20231011093938.jpg

挖掘、加工、创作,再挖掘、加工、创作,教师课前的思想沉淀、教育视角、教学水平在此次课题酝酿中深入、升华,获得更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更专业的发展,因为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教育理论的主体是“生活即教育”,这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诠释。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

微信图片_20231011094037.jpg

教师发展中心姚爱祥老师认为这次研究课上得很好,教学效果不错。我们能紧盯区域文化,在衣食住行中查找研究落脚点,承袭优秀文化,哺育一方子女,这样的研究是有历史感的。在研究过程中,让孩子参与充分的讨论和对比研究,是拓展孩子思维的重要方法,再辅以清晰的方法技能指导,孩子们更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成。 

常州市金坛区茅麓小学    邓云

微信图片_20231011093633.jpg


昨天访问: 2928  |  今天访问: 3147  |  本月访问: 25799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4596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