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19 信息发布:成群 浏览量:1150次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常态优课”的深入研究,总结五月统练后的教学得失,提升冲刺阶段复习教学的有效性,更好的迎接即将到来的中考,5月16日下午,金坛区各初中校化学教研组长齐聚金坛区薛埠中学展开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也是金坛区首次与常州市经开区联合开展的初中化学线上线下同步研训活动,由区教师发展中心化学研训员成群老师主持,主要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来自金坛区薛埠中学的袁芳芳老师带来的展示课——《“茶垢清洁剂”之趣》。袁老师围绕“茶垢清洁剂”这个主题设计了初识、细探、存用三个环节,首先利用家乡的特色——茶,通过介绍茶文化引入课堂,再通过巧妙的教学情境设计,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或问题链。其次,袁老师还将定性与定量实验结合,借助数字化仪器帮助学生设计实验充分认识了过碳酸钠的性质。最后,通过过碳酸钠的性质讨论过碳酸钠的使用和保存注意事项,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充满化学,学习化学知识也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第二环节是来自金坛区第二中学的陈欣老师和华罗庚实验学校的高菊菊老师对袁老师的课进行的精彩点评。陈老师认为袁老师以茶文化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资源,介绍金坛茅麓茶厂、茅麓旗枪,增进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通过学生拼搭实验装置、交流表达,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定性和定量结合帮助学生学习和利用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探究物质组成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关于过碳酸钠制品的用途、使用方式、保存注意事项的系列讨论,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物质的性质、用途、用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更是充分体现出化学学科的实用性以及服务性,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最后,陈老师关于课的细节部分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比如课堂上可以增加“既然利用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除去茶垢,为何不直接利用过氧化氢溶液,而是将其制成固态过碳酸钠的形式”等问题的讨论。
高菊菊老师认为这节课袁老师巧妙地降低了提问难度,增强了课堂的连续性,真的做到了寓教于乐。袁老师通过设计台阶式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步深入,这样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又能保持课堂的连贯性。在介绍“茶垢清洁剂”时,袁老师先让学生从产生的气体入手,思考这是什么气体,并复习了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检验方法。这样,学生就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新知识。在定量测定环节,袁老师通过设置小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方案,并特别强调了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这样的教学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又保证了实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同时,高老师也针对袁老师的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课堂上,可以给学生多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每次提出问题后,可以稍作等待,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去消化、去理解,这样他们才能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还可以引入学生之间的评价环节。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其他同学的想法和思路,还能让他们学习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第三环节是来自新北区教管中心的周文荣主任带来的精彩讲座——《初中化学毕业班后期质量提升的举措》。周主任从做好规划、抓好课堂、备好资源、用好训练、导好学生、研好试题六个方向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介绍提升学生学业质量的有效举措。周主任强调,二轮复习的重点是强能,教师要基于课标、教材、考纲、试卷、学情、经验,做好备考的顶层设计;教师要上好常态专题复习课、主题式专题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教师要优化校本课程资源,包括学程方案、作业管理、错题档案、周练月测等;教师要关注训练的科学合理性,如丰富的训练类型、合理安排各类训练等;教师还要做优迎考的分层指导;教师还要强化试题研究。
心向往之,力使之,则无往不胜,本次活动为下一步备考指明了方向,相信接下来大家必将精诚团结,以更饱满的工作热情,坚定不移的决心,全力助推金坛初中学子备战中考,谱写2024中考新篇章!
(供稿:二中 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