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05 信息发布:孙静芳 浏览量:2868次
为更好地践行“三新”教学,充分发挥学科育人价值,深化课堂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2024年6月3日上午,在金坛区初中英语研训员孙静芳老师的组织下,全区各校初中英语教师参加线上培训,理解新教材编写理念、整体架构和优势特色,从而更好地使用新教材。
首先,王守仁教授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理念、以核心素养为纲以及以学习活动为路径三方面来谈“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材”这一主题。2011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五个方面共同构成的英语课程总目标,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英语课程内容包括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语篇和主题六个要素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核心素养发展的内容基础,这关系到英语教学倡导什么、教什么。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都围绕核心素养这一主轴,坚持素养导向,体现育人为本。每个单元新增主题图、主题句,帮助学生构建对单元内容的整体认知,开展有立意的教学。新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学习活动围绕主题进行整体的单元设计,以主题为引领创设学习情境。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注重学思结合,引导学生基于对语篇内容的学习和主题意义的探究。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的,逐步建构和生成围绕单元主题的深层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王守仁教授对新课标总体变化分析讲解,让老师们感受到今后的英语教学需更加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对新、旧教材的容量变化比较,让老师们掌握到新课标理念下的全新的育人观念,更加坚定终身学习的理念。
随后,张伊娜教授关于《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思考与建议》这一主题进行讲座,与老师们就新课标学习要点和基于新课标、结合新教材的思考与建议进行分享。关于新课标的六要素,张伊娜教授的解读是:主题是范畴,语篇是载体,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是手段,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是主要的学习内容,活动是最基本的和最主要的学习形式。关于“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在语言使用中,语法知识是“形式-意义-使用”的统一体,与语音、词汇、语篇和语用知识紧密相连,直接影响语言理解与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张伊娜教授提出教师应提高单元整体教学意识。以新教材七上第6页为例,提出单元育人目标的实现有教学主线,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其次,教师需帮助学生提高语用意识。特别留意新教材Integration的C部分,在语法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形式-意义-使用”三维动态语法观。接着,张伊娜教授提出文化知识与语言知识相融合,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新教材内容丰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三大主题全覆盖,教师注意利用好这些资源,帮助学生建立学科间的关联和融合,特别注意Project的意义所在。教学中注意课内外结合,指导学生坚持开展课外阅读,注重培养和发展阅读素养。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课文学习走向更广泛的百科知识学习和经典文学阅读,丰富知识结构和人文底蕴;与此同时,还应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探寻更多的学习资源,提高学习能力。
通过对“三新”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的学习和研讨,教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今后的教学方法和思路有了新的灵感。
供稿人:华罗庚实验学校 徐恬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