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26 信息发布:成群 浏览量:1539次
“工欲其善事,必先利其器;师欲善其教,必先研其材。”为促进教师研读新课标,把握新教材,落实新课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初中化学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024年9月26日下午,金坛区初中化学教学研讨活动在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展开,本次活动由区教师发展中心化学研训员成群老师主持,金坛区各初中化学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全员参与会议。
本次活动主要有三个环节,首先由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的张丽丽老师执教研究课《荒野求生---自制净水器》。张老师以“荒野求生”为情境,从“探净水材料”、“制净水装置”、“评净水效果”三个环节展开教学。环节一:探净水材料。张老师带领学生认识了净水的重要性,开展了探究净水效率的影响因素,探究材料的填充顺序两个活动,在动手实验中体会到净水的一般顺序。环节二:制净水装置,学生利用身边已有的材料,用废弃水瓶、纱布、草叶、石子、细沙、活性炭等设计并制作净水器,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评价。环节三:评净水效果。通过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多种方式,总结出自制净水器的一般要求,在活动中学会如何在探究、设计与评价的循环反复中设计科技产品。整节课活动丰富,为九年级化学新教材的落地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示范。
第二个环节,由华罗庚实验学校的朱云老师对张丽丽的课进行主评。朱老师认为本节课从以内容传授为逻辑驱动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问题解决为逻辑驱动的活动方式。围绕这个复杂任务,设计”探净水材料“”制净水装置“”评净水装置“一系列步骤明确的活动,这些活动让学生经历净水器的制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成数据收集、器材选择、制作测试等任务,最终制成净水器。这种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活动设计,可以自然地实现跨学科知识地融合。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解决水生态环境中地重大举措和成就,激发创新意识,树立为建设人水和谐的美丽中国做贡献的信念,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随后,河海教学联盟片的唐建平老师和段玉裁联盟片的张俊仙老师都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为大家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第三个环节,先由河海教学联盟片的王臻老师分享了第一章的新旧教材对比分析。黄老师先从新教材整体框架和修订思路再到第一章核心内容的解读,并分享了新教材使用中的教学处理策略:由兴趣出发引导教学逐步向爱国情怀方面倾斜,将化学学科素养教育逐步渗透等。
随后由华罗庚实验学校的束娟娟老师分享第二章的新旧材料对比分析。束老师从教材框架、内容变化、栏目设置、教学策略四个方面做出阐述。新教材的使用中能抓住学科特色,凸显实验魅力;重视问题情境创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强化思路方法,发展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三个方面给出建议。
最后由段玉裁中学的靳明华老师对第三章的新旧教材进行对比分析。在第三章新教材的变动的地方给出了详细的建议和经验分享。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本次活动为新教材的理解和运用指明了方向,成群老师倡导老师们在新教材落地实践中尝试多种的学习方式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新课程、新教材的引领下,且思且学且悟,将新教材的理念充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专业发展之路上赋能前行,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