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育人,赋能“双新”课堂——记初中信息科技新教材研训活动
发布时间:2024-12-23 信息发布:王云飞 浏览量:679次
为了促进信息科技教师的专业成长,解决新教材实施以来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努力打造“新课标 新教材”的课堂,2024年12月20日,金坛区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研讨活动在段玉裁中学如期举行,参与活动人员为我区全体初中信息科技教师,同时也邀请到了常州市毛文意信息科技名师工作室相关成员,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王云飞老师主持了本次活动。
一、专家讲座
首先常州市信息科技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毛文意老师作了专题讲座《从科技教学走向科学育人》,解读新课程标准,分析当前信息科技教育的发展趋势,为教师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毛老师强调了信息科技新课程要求我们从关注学科本身到关注人的转变,并详细从教师要有高站位、教学要有高立意、课堂需要精设计、研究需要深扎根四方位对信息科技老师的教学提出既具高度又具深度的实践指导。


本次活动环节紧凑,接着来自常州市实验初中的周波老师,也是毛文意信息科技名师工作室成员,给大家做了讲座《机器学习概念简述与应用实践》,周老师设计了几个典型的人工智能实践实验,展示了机器学习不仅是一门新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机器学习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新的算法、技术和工具层出不穷。在学习过程中,大家达成了持续学习的共识,周老师的讲座,让我们同时了解了即将出台的九年级信息科技教材的发展方向。


二、课堂展示
韩晶老师展示了《网页的编辑与发布》的教学,课始,韩老师设计了“航天梦,中国梦”这一情境,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利用网页技术展示航天梦,通过韩老师的精心设计,学生搭积木式轻松学习,其后的实践活动将本节课推向了高潮,最后发布环节顺理成章。


金坛区段玉裁中学李陆云老师展示了《物联网的识别技术》的教学,以智慧校园为情境,分析图书借阅中应用到的识别技术,重点介绍两种主要的识别技术:图形码识别(条形码、二维码)和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广泛应用。李老师利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结合实际案例,采用视频、动手实践、实验探究层层递进式展开学习内容,学生对本节课接触的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思考并合作,自己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探索新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会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用算法描述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了计算思维能力。
三、评价提高
课后,韩晶老师和李陆云老师分别阐述了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各位老师秉持积极、客观、建设性的态度,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共同探索改进教学方法和新课标要求下的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策略。
撰稿:金坛区河头中学 高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