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动态>>小学研训>>科学品德>> 文章
深耕课堂促成长 教研共进育新人——金坛区道德与法治课题组开展专题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26    信息发布:黄海燕    浏览量:442次


为深化课程改革,探索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路径,3月21日,金坛区校道德与法治推进在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开展第六次活动,推动德法教师专业成长与课程实践创新。

一、课堂展示:以生为本,情境育人

活动伊始,推进组高段的王丽君老师和低段的孙孟欢老师分别呈现了两节风格鲜明的道德与法治课。  

王丽君老师执教《生活离不开他们这一课。课堂上,首先通过课前调查和采访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体会他们给生活带来的便利,随后创设梦想小镇的情境,让孩子通过职业选择和辨析讨论,懂得各行各业劳动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从而让孩子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紧接着在劳动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劳动者工作的艰辛,认识到他们的工作虽然平凡但不简单。最后,开展“最美劳动者”的推荐会,让孩子学会尊重和感谢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1.jpg

    孙孟欢老师执教《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第一课《小水滴的诉说》。课堂上老师创设“水世界旅行”的情境,并引入动画人物——小水滴,让它带学生们一起去水世界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欣赏水、心疼水、保护水,课堂中间贯穿多种多媒体教学方案。同时展示一些水资源匮乏地区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水资源的稀缺,激发了他们对节约用水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2.jpg

二、评课重建:集思广益,精益求精

课后,课题组全体教师围绕两节课展开深度研讨,大家各抒己见,感触颇深  

孙孟欢老师《小水滴的诉说》一课以?情境化、生活化?设计凸显学科特色,亮点鲜明:一?趣味情境引领?:以“水世界旅行”为主线,借动画角色“小水滴”增强课堂代入感,符合儿童认知特点;二?多维资源融合?:通过真实图片、视频对比,直观冲击学生感官,唤醒节水紧迫感;三?实践导向鲜明?:以“涂色体验”“金点子发布会”等活动驱动知行转化,整节课在情境中启思、在冲突中明理、在合作中践行,实现了价值引领与行为养成的双向融合。

王丽君老师执教的《生活离不开他们》紧扣课标要求,以生为本、知行合一。课堂通过“课前调查—情境体验—思辨探究—劳动体验——情感升华”的阶梯式活动设计,巧妙将劳动价值观融入真实情境,层层递进唤醒学生对劳动责任的感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整堂课以“小切口”撬动“大主题”,用生活化案例激活情感共鸣,既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又彰显了道德与法治课堂“润心育人”的独特魅力。

三、专家引领:理论筑基,实践赋能

随后课题组夏蓓老师为大家带来基于“问题”的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教学探微专题讲座。夏老师从新课标要求出发,结合大量教学实例,提出三大路径:“问题链”驱动深度思考:通过阶梯式问题设计,引导学生从“是什么”走向“为什么”“怎么做”;“双主线”融合育人目标:以知识逻辑线明理,以情感体验线导行,实现知行合一;“多元化”评价赋能成长:探索成长档案袋、实践任务卡等评价工具,关注学生素养发展过程。

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黄海燕作主题发言,深入阐释新时代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育人使命与实践路径,他特别强调:道德与法治课堂不是简单的说教场,而是价值启蒙的孵化器,教师要善用小事件诠释大道理,用真情境触发深思考”,要通过真实情境的浸润、思辨问题的引领,帮助学生在心灵深处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推进组教师们听后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为后续教学改进指明了方向。

四、总结展望:守正创新,向美而行  

课题组朱训老师为本次活动总结。他指出:本次教研活动通过“实践—反思—提升”的闭环研讨,展现了课题组深耕课堂、追求卓越的教研精神。道德与法治教育要顶天立地——顶理论之天,立生活之地。我们继续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德法课堂,助力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未来,课题组计划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深化改革和研究,让德法课真正成为滋养学生精神成长的沃土。

(撰稿:王丽君)


昨天访问: 2928  |  今天访问: 1179  |  本月访问: 23831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43997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