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21 信息发布:王家祚 浏览量:252次
为推进初中地理课程改革,探索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有效路径,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于5月20日在段玉裁中学举办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教学研讨活动。全区初中地理教师及部分学科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共同观摩公开课、参与评课议课,并就研究性学习与跨学科融合展开深度交流。
一、课堂展示:学科融合展风采
活动伊始,段玉裁中学高琴老师与河头中学王娟芝老师分别执教七年级下册《美国》跨学科主题区级公开课,以多元视角解构地理核心素养。
王娟芝老师以纪录片《美国的崛起》为情境导入,通过“地理要素解码者”任务驱动课堂。学生分小组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移民国家特征、种族歧视现象四大维度展开结构化分析:借助经纬网定位探究地缘优势,结合气候地形图推演农业布局规律;王老师以“问题阶梯”层层推进,课堂逻辑严谨、知识脉络清晰,体现了“大单元整合”的教学智慧。
高琴老师另辟蹊径,以“NBA:透视美国社会的多棱镜”为课题,串联地理、历史、体育、语文等多学科内容。课堂以NBA球队分布图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分析美国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口密度对NBA球队分布的影响;结合历史学科中的移民史资料,探讨“移民国家”背景下的文化融合与种族歧视问题。为深化主题,高琴老师设计“跨越偏见”情境短剧,学生通过扮演不同族裔的学生,演绎种族冲突与和解。课堂还延伸至资源消耗议题,揭示美国资源消耗大国,引发学生辩证思考美国的生活方式。
二、评课议课:智慧共享促提升
课后研讨环节,来自全区各校的教师代表对两节课例展开热烈讨论。
段玉裁中学周亚媛老师评价高琴老师和王娟芝老师的课堂不仅是地理知识传递的场所,更是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场域。实现从“地理教学”到“地理教育”的范式跃迁。西岗中学韩妍老师评价,高老师的课以NBA为主题引入,串联了美国移民国家、自然环境等多个知识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的情景短剧环节,将课堂主导权交还给学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王老师的课,思路清晰逻辑性强,以历史视角介绍美国导入本节课,自然融入多种学科。并在结尾处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从多种视角看待美国的社会问题,再次将政治、历史等学科知识融入地理课堂。
三、专题讲座:理论实践共赋能
金坛区第二中学杨月老师作《浅谈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作用》专题讲座。从多元选题,让研究充满活力;过程指导,让研究顺利前行;总结反思,让研究更有智慧三方面进行分享。他强调“研究性学习是打破学科边界的关键纽带,教师需转变角色,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者与合作者。”
活动总结阶段,区地理教研员王家祚老师指出:“面对新课标与新教材,教师要用全新视野去看待跨学科主题学习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要加强对新课标与新教材的研究,注意新旧教材之间的变化,抓住课堂教学的重点。二是要加强对学生的研究,不同时代的学生成长环境不同,所接触的地理事物也不一样,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基于学情展开设计。第三要加强学习与研讨,地理教师要紧跟时代热点,跨出学科壁垒,与其他学科教师开展交流与合作,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就是要以地理学科作为学科融合教育依托,基于不同角度完成学科融合,体现跨学科融合育人价值。”(段玉裁中学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