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03 信息发布:袁英 浏览量:224次
直溪中心幼儿园供稿
为深入贯彻两个《指南》精神,切实提升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质量。2025 年 5 月 28 日,金坛区幼儿园学科中心组第二次活动在直溪镇中心幼儿园如期开展,区教师发展中心袁英老师、各幼儿园业务负责人、骨干教师共计五十余人参加此次活动。
多元分享,共探科学教育新路径
活动伊始,王丽平副园长以 “聚焦问题 循证实践 向新而行”为题,立足幼儿园科学领域实践,从科学活动组织的实际问题出发,基于儿童本位视角,围绕幼儿科学学习核心经验,系统分享了直幼在科学活动中从理论建构到实践探索的完整教研路径,为在场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科学教育实践范式。
徐晨鑫老师带来中班“我与向日葵的约定”课程案例,他以种植实践与观察记录为脉络,展现幼儿通过调查猜想、实验验证、工具测量探究向日葵等环节,在与“毛毛虫与瓢虫”的讨论中理解生物角色的过程,生动诠释了如何在真实体验中培养幼儿探究能力与生命关怀意识的课程发展过程。
现场探趣,尽显科学活动魅力
吴帅老师执教了大班科学活动《自制浇花器》,以“为4盆花浇水的浇花器设计” 为起点,逐步升级至“为6盆对称摆放的花设计浇花器”的挑战。幼儿分组合作,利用接口、水管、水箱等材料进行搭建,历经两次操作改进出水口出水情况。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工程设计与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有效锻炼,科学探索兴趣被进一步激发,为后续智能浇花功能的研究埋下兴趣的种子。
于辛辛老师以园内“小农场的树”为资源载体,引导幼儿通过多感官观察石榴树等3类树木,记录外形特征并交流发现。围绕树木生长规律等问题,借助豆包 AI 合作探究获取信息,不仅提升了幼儿的观察、合作与探究能力,更有效萌发了幼儿亲近自然的情感,切实达成“在自然中学习”的科学教育目标。
游戏微探,追溯科学教育本真
随后,园长及老师们深入各个班级,从科学区域材料使用、科学记录表征、教师支持引导、同伴交流互动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度观摩。班内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激发主动探索的游戏内容以及彰显幼儿思维的课程环境,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幼儿在游戏中展现出的认真专注、主动探究、不断尝试、乐于创造的学习品质,赢得了在场老师的一致认可。
研思并进,共话科学教育质量
观摩结束后,与会人员齐聚会议室展开研讨,充分肯定了活动中园所资源利用的生活化、探究过程中幼儿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有效支持以及活动现场灵活调整等方面的亮点,同时也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
1.借助多元工具支架,深化科学探究内容与策略;
2.捕捉创新方法,强化经验迁移与持续探究;
3.采用结构化记录单,优化材料与活动记录方式。
活动最后,袁英老师进行总结提升。她强调,相信孩子的力量是关键,支持孩子的探究是重点,但要让教师的支持真正有效,其前提是支持教师发展,园所需从科学知识、态度、方法等方面全面提升教师科学素养。科学活动不仅要让孩子建构知识,更要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培养其系统思维与分析能力。
本次活动在交流分享的智慧交融、现场观摩的思维碰撞、共研互思的深度对话中顺利结束。直溪镇中心幼儿园将继续以幼儿发展为核心,持续探究科学活动策略,推动自主探索与集体智慧深度融合,在游戏化、专业化的实践中不断突破,让课程成为滋养幼儿全面成长的生态场域,助力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