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前镇中心幼儿园举办幼儿园课程改革区级公开活动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7-10-03 浏览量:1971次
为更好地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进一步将“课程游戏化”理念落实到一日活动中,9月27日,指前镇中心幼儿园对全区开展了省示范(优质)幼儿园课程改革区级公开活动,全区各幼儿园一百余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开放活动为幼儿园半日活动流程观摩,包含早操、自主点心、区域活动、户外游戏等内容。
各园参与活动的教师们一早到园,在大厅签到后,首先参观了带有季节性和主题性的大厅环境,随后深入各班,参观了富有班级特色的主题墙环境创设、区域创设、游戏环境创设。该园每个年级均设置了“材料加油站”,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收集不同的低结构材料,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
该园各年级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早操的编排上大胆创新,将幼儿走、跑、跳、钻、爬等基本动作、操节、律动、音乐游戏、舞蹈等融合在一起。瞧,中、大班的孩子们动作整齐、轻快,队形变化丰富有序,跟着音乐舒展着优美的动作,充满了活力。最吸引观摩老师们眼球的是小班的彩虹伞操,孩子们精神抖擞,踏着优美的音乐快乐的摆着、跳着,跟着老师很投入的融入游戏情境中,跳出了童真、童趣,跳出了他们对早操的喜爱!让观摩的老师在此体会到了游戏的精神。
早操结束,观摩的老师跟随者幼儿的脚步,来到了每个班级。映入眼帘的是自主、温馨、有序的“自主点心和区域游戏的融合”。突破传统意义上由教师分餐、幼儿等待的进餐方式,而进行幼儿自主点心,并融入区域活动环节中。孩子们共同商量先用餐的小组,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需要的点心,尝试自己倒、自己拿、自己吃、自己整理。其他的孩子则进入区域玩游戏,看到点心餐桌上有空位,就可以用餐。从而享受边点心边游戏的整个过程,激发了孩子们自主的情绪,提高了自理能力,也体现了其主动性和自主性,满足了不同孩子的不同需求,同时又避免了等待现象。让游戏精神融入点心和区域环节。
参与活动的教师们将本次活动的焦点投向了“户外自主游戏”。“创乐涂鸦”的孩子们大胆探索、自主选择,尽情地表达想法,它可以是一些无序的线条与点的组合、可以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也可以是刚学到的新本领的再现……。“康乐马路”的一位“小交警”正对闯红灯的“司机”进行着思想教育:这位同志,你闯红灯了,请你到交通岗亭边接受罚单,如果下次再闯……孩子们体验着人际交往的乐趣。“可乐小屋”将室内“娃娃家”的游戏延伸到了户外。孩子们在“野炊”中相互交往,学会分享、合作。“娱乐舞台”的孩子们在自制的乐器前敲敲打打,仿佛自己就是音乐演奏会的主角。“欢乐操场”的孩子们在游戏中懂得遵守基本的游戏规则:排队投篮,不争抢,不从滑道倒爬滑梯,玩得不亦乐乎。“玩乐沙水”的孩子们通过用铲子、水管、竹筒等工具进行水渠的开发,从而寻找水源,在沙水探索、建构中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会因挖到宝贝而兴奋和尖叫,会因在水池里捉到一条鱼发出一阵阵欢呼声!“享乐山坡”的孩子们合作搬运、组合着轮胎、梯子、垫子、油瓶、纸箱等各种游戏材料,一个个脸上都露出喜悦的笑容。“快乐基地”中长长的独木桥、野战区的场景、爬竹梯采摘水果的任务让孩子们玩得乐此不疲。“探乐野草”的孩子们翻开泥土,看看蚯蚓是如何工作的;放大镜照照,天牛有几只触角;好玩好玩,这只虫虫把自己滚成了一个球……“喜乐农庄”的孩子们学着老师的样子松松土,撒一把青菜种,再用水壶浇点水;把成熟的山芋挖出来送给食堂的阿姨烹调。老师们自始至终扮演的是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真正地做到了“管住嘴,放开手”。整个户外自主游戏,幼儿参与积极性高,参观的老师们也快乐地与孩子们享受着游戏时刻,游戏结束后仍意犹未尽。
跟踪观摩结束后,新城实验幼儿园园长沈国梅、薛埠镇中心幼儿园副园长杨志梅进行现场点评。她们分会场围绕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游戏的组织、幼儿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由浅入深的点评,肯定了该园的每一个空间、每一块场地、每一堵墙面、每一个角落,都与幼儿的成长息息相伴,活动中处处体现了游戏即课程,课程即游戏的科学理念。老师们纷纷表示该园的游戏体现了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而教师则在游戏中提供了支持孩子有效互动的环境。该园课程游戏化的践行,为全区课程游戏化的开展起到了示范、引领、辐射的作用。
此次活动,游戏和半日活动在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中互生互补,丰富、扩展幼儿的活动内容。与会教师通过观摩、交流、分享和共研,定会将课程游戏化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继而助推各园课程游戏化的进程。(徐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