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将同题会课做深做实

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2004次

同题会课是当前学校普遍实行的一种教研活动,但同题会课并不是简单的几位教师上同一节课内容,然后作一下比较而已。同题会课应该根据不同教师上课的不同情况,找出存在的共性或者疑难问题,集体研究改进的策略和方法。汤庄小学教研组正是以这样的思想为指导,以努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为目的,将同题会课做深做实。  

本学期,同题会课的教研活动在汤庄小学蓬勃开展。922日上午,学校语文教研组的2位六年级老师就《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展开了同题会课教研活动。

   

  

   

  

   

  

   

  

   

  

《最后的姿势》是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新课文,说新不仅是它刚被添进了教材,而且也代表了一种与时俱进的教材编写理念,很好地让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这些新同时也给予了一线老师极大的挑战,如何正确的解读文本,如何有方地进行教学,需要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这些都是值得好好思考和探讨的。  

凭着教师对文本各自的理解,同题会课的2位教师的教学侧重点并不一样。庄亚华老师侧重于课文中的侧面描写,把文本作为一个写作的案例来进行教学。周芬兰老师侧重的是情感的渲染,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来进行教学。教学研讨时,教师们针对这2种不同的教学风格各抒己见,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庄素芳校长通过听教师的同题会课,认真分析了文本,归纳总结了教师的发言,同时深刻指出,这篇文章的难点是让学生切身体会谭千秋的师德灵魂,而不是认为他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仅仅把谭千秋当成故事中的一个英雄人物来对待,学生只会纯粹赞颂他,而缺少学生自己的感动,缺少对一个平凡的人的感动。怎样克服这个难点,庄校长建议应该触摸着文字,找寻情感的触发点。为了给教师实际意义上的指导,庄校长重新设计教案,在五年级班给全体教师上了一节示范课。  

听完庄校长的课后,大家感触很深,教研组再次研讨,对如何上好语文课有了新的认识,教研组一致认为:要让语文课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更好的结合,我们首先要深刻解读文本,要了解文本与教学目标达成性的距离,更要了解学生,找到切实可行的克服难点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学习语言会真正成为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此外,教师语言艺术的真谛不仅在于使人知、使人信,更在于要巧妙地把“金针”度与人,要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情感,更要找到情感的触发点。浓浓的情感是学生从认知到行为的桥梁,是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没有情感的基础就没有学生道德观念的建立。被教育者只有在情感得到熏陶的情况下,才能识其道、明其理、感其情、动其衷。  

同题会课教研活动在汤小的开展是很成功的,教师同教一篇课文,同一课时,在比较中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讨论中感受课堂设计的优缺点,丰富了大家的教学视野,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最值得一提的是,同题会课让全体汤小教师增强了集体凝聚力,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实现了资源共享,让每位教师受益匪浅。  

(汤庄小学供稿)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4167  |  本月访问: 35768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5934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