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838次
——金坛市“营造书香校园促进师生成长”论坛活动纪实(二)
为了进一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3月28日上午,市教育研训中心在明珍实验学校组织召开了“书香校园建设实验学校”现场交流会。教育局办公室戴晓吾副主任、华罗庚实验学校等“书香校园建设实验学校”试点学校的领导及五叶、西阳两校校长参与了本次现场交流会。
与会代表参观学校文化建设及书香校园建设现场,观摩了该校六(3)班精彩的“与经典同行”主题读书活动,聆听了明珍实验学校王权校长、冷漓锦主任,就学校师生读书活动的开展和经典诵读考级方案实施等经验介绍。最后,大家围绕“提高读书活动的有效性”,结合各校实际情况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
明珍实验学校校长王权:
今天我校承办的“书香校园建设”现场活动,向大家所展现的读书活动,是我们学校建设书香校园的一个缩影。营造书香校园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办学思想,我校自从成为“书香校园建设”试点学校以来,时刻谨记所承担的责任,为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积极引领全体师生开展读书活动,并且努力使之成为师生的一种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近阶段,我校在书香校园建设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推动教师读书:(1)学校要求教师每学期完整地读好1-2本教育教学专著,写好读书笔记,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相应的读书沙龙或论文报告会。(2)鼓励教师泛读,充分发挥图书馆功能,积极引导教师博览群书。(3)以学校网站和个人博客为平台,每位青年教师在论坛上建主题贴,坚持参加论坛讨论,在讨论中交流思想,丰富经验,提高素质教育的实践能力。(4)定期举行教师随笔交流活动和青年教师沙龙,对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专题研讨。(5)每学期结合自身的阅读和教学实践,完成一篇高质量的的论文,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入反思、探索和总结。
引导学生读书:(1)继续建好班级和学校书库,让学生有书可读。要求各个班级小书库天天开放,并专门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兼职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出借、登记、归还等服务工作。提倡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等活动。(2)每周每班开设一节读书课,加强学生读书活动的指导。定期举办读书节活动,评选班、校两级“读书之星“。积极开展关于学生读书活动的各类竞赛与交流,如经典诵读展示、赏诗会、诵读比赛、读书笔记评比等系列活动。
明珍实验学校教导主任冷漓锦:
在众多的读书活动中,我校着重开展了经典诵读考级活动,从方案的酝酿,到内容设计,以及具体的操作过程,我校倾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全力推进经典诵读考级活动。
考级内容安排:精心设计
我们把整个诵读活动分为7级,1-6年级分别考取1-6级,同时设置1、2级为初段,3、4级为中段、5、6级为高段,而7级为特高段,鼓励学生在考完6级的基础上再考7级。学生从1级考到7级,古诗词能背诵160首;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能全部背诵;文学作品阅读量能积累到54本,趣味古文能熟读23篇;每位诵读达到60篇;阅读总量达到70万字左右。
因为定位于“经典诵读”,所以考级内容紧紧抓住这条主线选材。考级内容分为5大块,分别是背诵古诗词、背诵经典蒙学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熟读趣味古文、诵读补充读本美文。
古诗词1-7级每个级别20-30首,合计160首,除了课程表准规定的70首外,我们还特地增设了李煜的虞美人,岳飞的满江红、李清照的声声慢、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许多名家名段,涵盖了唐诗、宋词、元曲的经典之作。
对于经典蒙学,我们原先选择了《孝经》、《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尽可能让孩子多读一些,然而适得其反,一是背诵量太大,二是难以理解,三是部分古文很难背。为此我们在师生访谈和专家建议的基础上,最后选择了《弟子规》、《三字经》和《千字文》,它们都是以三字或者四字一句,学生背起来琅琅上口,作品涵盖了中华民族的行为美德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适合学生习读和背诵。同时还在7级增设了论语语录。
以上两项内容要求学生必须能够熟练正确的背诵。1-3年级有学校统一安排高年级学生进行背诵,4-6年级有学校统一组织抽测并且建立成绩档案。
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我们借鉴了华罗庚实验学校推荐的100本篇目,既有文学类的,也有科普类的,还有艺术类的。这100本书,我校图书馆不一定全有,为此图书管理员把推荐的篇目和学校图书馆图书资料进行了比对,教导处根据比对情况做了相应篇目的修改,就是为了尽可能充分发挥图书馆功能,尽可能让孩子在图书馆借阅到推荐的书目。每一个级别要求学生细读2-5本书籍。
我们根据河头小学的做法,在3-6年级的考级内容上增设了趣味古文,就是选择一些经典的成语、传说、佳作,作为学生的熟读对象。比如说在中年级,我们选了像《曹冲称象》、《凿壁借光》等一些短小可读的成语故事,在高年级,我们选了像《陋室铭》、《爱莲说》这些稍有难度,又不失意趣的古文片段。
最后一项考级内容是补充读本的诵读。语文书配套的补充读本,其内容非常适合孩子的美美的诵读,为了更好的发挥补充读本的功能,促进学生美文诵读,我们把这项内容纳入到考级的内容。学期初,各班语文老师从补充读本中自主选择10篇佳作,作为学生本学期重点诵读的篇目。
以上三项内容有语文教师利用经典诵读课和周五早读课的时间,以班级读书活动为平台,采用座谈、手抄报、读书笔记、朗诵等多种形式的比赛开展考核活动,并且为考级学生建立成绩档案,学期末学校统一安排人员对各班进行复核。
五项内容的考核,既有学校统一组织的,也有各班自主组织的,既有师生互动的,又有生生互动的,既有口头考核,也有书面考核,增强了考核的综合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诵读兴趣。
学校每学期安排两次考核,一是开学初,主要考核学生假期的诵读情况,二是学期结束前,主要考核学生一学期的诵读情况。古诗词背诵、经典蒙学背诵、文学作品阅读、趣味古文熟读、美文诵读,这5项内容考核全部合格的学生,学校召开表彰大会,颁发级别证书和段位证书和奖励红星,对表现特别好的学生,按照一定的比例,评出诵读小硕士、诵读小博士、诵读小院士。同时学期末,学校根据各班学生的考级情况和班机读书活动的建设情况,每学期评出优秀诵读班级和优秀诵读指导老师,颁发证书和发放辅导奖金。
华罗庚实验学校耿春琴:
世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世上没有的一切也都在书里,语言是与人的精神同在的。作为人的发展,“书香校园建设”活动的开展与深入是当前时代趋势,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深化活动开展有效呢?首先,作为管理者应有这种意识与魄力,功利色彩始终无法让人的心灵丰富起来,更无法让人的思想紧随时代的步伐。其次,作为老师应有强烈的责任性,教书育人,最终发展的是提高作为人的素养。再次,读书应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贵在坚持终能见成效。
五叶小学校长徐国洪:
书香校园的建设,制度保障是前提。没有制度保障,读书活动很难持久、有效的开展。全体教师要有明确的认识,书香校园的建设不是学校某一个人,或者是某一部门的事,而是全体教师必须参与的活动,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责任。在建设过程中,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是核心。书香校园的推进,他们是主力军,整个读书活动最终的落脚点是每个一个班级、每一堂语文课、每一个学生,所以要抓好这两支队伍的建设。读书活动如何有效的开展,学生的读书兴趣是关键。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要注重学生选择性阅读,让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要注重激励性评价,让更多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收获积淀、收获成功的喜悦;要注重多元化组织,读、演、说、讲并用,让学生在阅读时体味读书的乐趣;还要注重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地读书方法后,从而欣赏式的、感悟式的去阅读书籍。
涑渎小学校长马冉生:
“书香校园”建设过程是一个持久的、长期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次比赛,一次活动,否则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需求,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书香校园。所以,必须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并通过这种机制能够很好的引领学生多渠道、多时空地持久阅读。基于以上思考,我认为书香校园的建设需要和学校的常规工作结合起来,而不仅仅是一项专题活动。书香校园一旦成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就能落实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从而改变“想起来就搞,搞过了就完”的局面。
西岗小学校长沙息明:
校园文化的建设,我们首先应重视文化环境的建设,但这仅是外显的一种气氛,更重要的应是立足于人的发展,即做一个有文化的或者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从而显示出文化人。今天,我们让学生诵读名作、诵读古诗文……目的如果让学生以此能形成良好的习惯,校园文化的创建也就成功了。
河头小学校长谭年平:
从我们学校开展书香校园建设过程中来看,我们注重坚持做好以下几件工作。1、我们向学生推荐的书目,充分考虑学生选择的自主性,并且每学期学校会根据反馈的情况及时调整和更新,以满足绝大部分学生的阅读需求,保证书源的供给。2、读书节活动在我校持续开展,而且形式越来越丰富,学生参与的热情也越来越强烈。我们的做法就是不断的更新读书节的形式,在内容、时间、场所等环节上不断“翻新花样”,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有一种阅读的“冲动”与期待。我们之所以能这样做,因为我们善于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不断的调整和改进,逐步完善,提高实效。3、学生参与的古诗文考级,我们要求教师也必须参加,和学生一起背古诗、读古文,加强“同读”和“共背”,并且要做好学生的榜样。4、我认为在整个学生读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度地“插手”,读书是一种心态,是一种习惯,教师做好适当的引导和指导即可,没有必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一方面。另外,学校尽可能多的组织一些读书交流、演讲等学生活动,在活动中不断维持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建昌小学校长张立俊:
我们学校的书香校园活动启动不久,在建设过程中,我们深刻的领会到,要保证书香校园活动的有效性,必须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保证阅读的时间。现在的每个班级的课时安排地满满的,学生在校期间的阅读时间有限,校外阅读得不到保障。所以,我认为书香校园的建设必须要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通过课堂,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推荐学生阅读的书目,有目的的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这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式。第二,要和学校发展定位相契合。学校的发展定位规划了学校的发展方向,书香校园的建设是当今社会的需要,是老百姓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在规划学校发展蓝图时,要好好的考虑到书香校园的定位,把它融入到学校发展规划中,只有这样,书香校园的建设才会有更明确的计划、步骤以及达成目标,促进书香校园的长效发展。
西阳小学校长朱明方:
读书是一种习惯,重点应在习惯的培养,兴趣的激发。源头在教师,而教师又有多少时间去读书,又有多少兴趣去读书呢?教师也未必不去,不敢去读书,而实在“疲于应付”,劳碌但无为。所以,要建设好书香校园,我认为首先要解放教师,要为教师减负,保证他们有旺盛的精力和能力,在读书活动上多思考、多实践,不仅要自身读好书,更要引领学生读好书。其次,时间要有保证。教师无时间是其一,而学生无时间(课时)去保证,怎么办?我们在统筹学校工作时,有必要安排师生的读书时间,让他们有时间可读。另外,虽然读书更多的是一种自主的、课外的学习行为,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读书方法的指导,读书兴趣的激发,教师还必须先给他们“上上规矩”,正所谓先“入格”,否则怎能“入情”、“入境”、又怎能“无师自通”。
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戴晓吾:
书香校园的建设,我认为以下几点需要关注。第一,书香环境的营造不等于书香校园的营造。第二,书香校园的营造永远是一个过程。第三,营造书香校园的过程中,要注意课堂载体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其功能。要把阅读过程和教学过程有机结合。第四,要倡导拓展,书香校园的内涵有哪些?是否有其他拓展?这些要引起学校层面的重视和思考。
最后,研训中心周怡和副主任对承办学校――明珍实验学校对本次活动所作的积极准备及书香校园建设成果的呈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师生在读书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热情及智慧给予由衷的赞赏。活动总结过程中,周主任在积极肯定各校所取得成绩的同时,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为各个试点学校的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书香校园建设。
首先,要加强书香校园的“资源建设”,为师生创建多彩的读书乐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书籍,创设“学生书屋”,我们可以建立班级书架,拓展学生的借阅渠道,我们还可以建立教师办公室书架,方便教师的阅读,还可以……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充分挖掘学校各方面的阅读资源,做好“集”的工作,同时还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创立各种各样的读书场所,把书籍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做好“散“的工作。
其次,要加强书香校园的组织力度,为师生构建多样的读书平台。班级层面,我们可以开展好班级读书活动,如朗诵、读书座谈会、专题手抄报、读书笔记等形式多样的比赛和展示。教师层面,学校软硬一手抓,既有学校刚性的读书要求,也要促进教师自主读书,学校要提供平台,加强保障。学生层面,学校要积极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读书兴趣小组,如朗诵兴趣小组,文学鉴赏小组,写作小组等。同时要加强校园网网络读书研讨交流平台,革新读书方式,为师生提供多样的读书渠道。
再次,要加强书香校园的管理力度,为师生打造绚丽的阅读时空。要合理安排,为师生提供宽松的阅读时间。比如说实行“二读”制度,利用早晨和中午开展晨读和午诵;开设专门的阅读辅导课,引领学生更有效的阅读;和各种节假日有机集合,拓展师生家庭阅读时空。要注重过程,为师生留下阅读成长痕迹。我们完全可以从学生成长记录袋中,开辟专门的阅读栏目,记录孩子的阅读轨迹,我们还可以鼓励教师撰写读书笔记,留下自己的阅读历程。要另辟蹊径,开展多样的师生、亲子同读活动。鼓励教师、学生和家长同读一本书,召开名人专家读书经验介绍会,带领学生外出采风,走进社会,感受大自然,读无字书等等。我们要用更高的眼界审视读书的意义,用更高的效率放大读书的功能,真正达到书香奠基人生 读书成就未来的目的。
晓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