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通知>>小学通知>>小学语文>> 文章
2014年金坛市小学生作文竞赛获奖名单公示

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2067次

各小学:  

在全市各校的积极配合下,2014年金坛市小学生作文竞赛已顺利结束。各校严格按照比赛办法中的要求在校内进行了培训和选拔,最终按学段学生总数的1%上报参赛选手,于20141017日下午共有168名学生(中段84名,高段84名)参加了本次比赛。  

本次比赛两个学段均采用半命题作文形式,在80分钟内现场独立完成。中年级要求学生用一两件具体的事写一写自己眼中“会变的 ”;高年级则要求学生围绕曾经读过、思考过的对象,写一写对“我读懂了 ”的真实感悟和收获。  

为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所有参赛试卷全部密封,共有六位老师参与阅卷、打分、评定工作,最后按总得分确定等第。经过评委组认真、公正的评审,共评出壹等奖36名(中高段各18名),贰等奖共40名(中高段各20名),叁等奖共24名(中高段各12名),现将获奖名单公示如下(见附件)。其中,每个学段的前15名选手将代表我市参加常州市比赛。请相关学校近期组织老师对参赛学生进行针对性培训,切实帮助学生从审题、选材、表达、书写等方面获得提升。希参赛代表认真准备,再接再厉,在常州市作文大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另外,在阅卷过程老师们感触颇多,收获颇丰。现挑选汤庄小学杨霞银副校长的阅卷心得,附于文后供大家学习。  

本次高年段场作文比赛的题目是:我读懂了_________ 可以是阅读经典谈收获,可以是阅读生活抒感受。但都要求学生以具体的一个亲身经历的事例来围绕主题写出真情实感。从参赛作品来看,半命题的形式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青睐,学生链接了自己的阅读世界、内心感怀、生活点滴,友爱亲情、成功失败、人生思考……内容似乎更为广阔。这批“00后”们多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敢于说真话、吐真言,这使得文章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这力量是由言语追溯到情感源头。从一次失手的考试读懂父母的严爱,从观察商贩的不同态度读懂生存的法则,由亲人的病难读懂人生的无常,由经典书文中的人物身上读懂生命中的爱与坚持……文字的流畅、表达的精准,真切的内心独白让我在欣赏之余也不免唏嘘,文字的沉重感仿佛透过纸张传递心头。相同的主题的偏多,又同样侧重于记叙、抒情的表达角度,不免较多的雷同篇章。  

因此本次现场作文比赛也反映了一些目前学生习作的普遍问题:  

1.套作明显,远离生活与实际:很大一部分学生明显套用优秀作文,生搬硬套,内容较虚,与生活实际出入过大,缺乏孩子世界的真实与乐趣。  

2.选材陈旧,为赋新词强说愁:学生都有表达主题的意识,但就表达“爱”这一主题上,选材多以“生病”“送伞”“考试失利”“吃鱼头”等常见、陈旧的事例为内容,选材不新颖,平凡小事硬是套上大爱主题,甚至有故意煽情之嫌。  

3.刻意炫技,长篇大论泛泛谈:有的学生习作表达上明显地重技巧,能详写之处绝不略写,洋洋洒洒千余字却道不明事情因果,玄幻体、对话体、意识流,层出不穷。  

关于本次作文比赛引发的思考: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文章堪称佳作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再看课标对习作的要求——“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说白了,习作是交流的工具,显而易见文章写给他人看到。比照当前教学现状,显然平时的作文训练多是满足学业要求,为了写而写成分居多,读者局限于老师、同学。这就使得“教师读者”的评价导向显得尤为重要。  

管建刚老师带给我们这样的思考:一个习惯在作文里说正确的假话的学生,今后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一个习惯在作文里说正确的假话的民族,今后会成为一个怎样的民族?习作的革新当由“解放语言”开始——用自己的话来表达;由“解放心灵”突破——敢于直面内心世界,哪怕消极、哪怕矛盾、哪怕具有攻击力,哪怕说了不正确、不规范的语言,也要勇敢、真切地自我解放,较之高考作文中“坎坷身世、悲惨遭遇、励志人生”之类胡编乱造的千文一面要有意义得多。因为真话的背后浸润着童心,彰显着民主,诠释了活力,有了真话作为作文教学的起点,再去谈立意、构思、语言等等技巧。方向对了,便更容易接近目标。宁愿要真实的缺憾,也不要虚假的完美。这句话实践在小学生习作教学中不啻于一场持久而艰巨的革命。在阅完这全部的参赛习作后,由衷的感受便是真实带来的生命价值的释放。  

(汤庄小学 杨霞银)  

   

附件:获奖名单

金坛市教育研训中心   

 二〇一四年十月二十九日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1936  |  本月访问: 33537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3703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