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通知>>小学通知>>小学语文>> 文章
2014年金坛市小学语文整班朗读比赛情况通报及结果公示

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2069次

各小学:    

在各校的积极参与和大力配合下,2014年金坛市小学语文整班朗读(市级)比赛于 64日、65日两天在各小学举行。现将本次比赛总结如下:  

一、比赛目的及组织:  

为切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小学生整体朗读水平的提升,引发一线教师在课堂中关注朗读,研究朗读的指导,还朗读在课堂教学中的应有之地。根据中心小语研训计划的安排,按期举行了2014年金坛市小学语文整班朗读比赛。  

比赛按照学期初制定的规则,分两组进行:一二年级为必赛年级,三到六为抽样年级。采用现场抽取年级(三到六年级任抽取一个年级参赛)与班级,现场抽取内容的方式进行。四轨以上(不含四轨)学校每参赛年级各抽出2个班级,四轨以下学校则各抽1个班级,朗读内容来源于学生的语文课本和新补充读本(或学校自选课外读物),学生现场朗读。比赛过程中将全市32所小学以教学片为单位分成AB两大组,邀请了部分学校分管语文的教导主任或骨干教师组成评委组,现场观摩评比。整个比赛公平公正。  

二、结果通报:  

整个活动共有32所学校的112个班级参与了比赛(其中一年级38个班级,二年级37个班级,抽样年级37个班级)。最终,根据评委组综合打分,共计评选出优秀班级59个,优秀辅导老师59名。现将结果公示如下(见附件)。  

综观两天的比赛,大部分学校都非常重视,整体的朗读水平较往年有提升。很多学校将整班朗读作为学校学科常规教学的内容之一,真正做到了常态化。其中平时关注朗读,优势突出的学校有:明珍实验学校、西岗小学、社头小学、河滨小学、城西小学;进步较大的学校有:涑渎小学、水北小学 、薛埠小学、白塔小学、华罗庚实验学校;颇具特色的学校有:华城小学、罗村小学、殷雪梅小学(参赛比赛都配有统一的班服)指前小学(在朗读时配上了恰当的动作)。

   

【亮点】  

1.学校——全面贯彻、关注过程  

1)组织有序。连续几年的整班朗读比赛,各校积累经验,组织更加有序。无论是早晨,中午,还是接近放学的时间,我们走进任何一所小学,教导处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组织,使我们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学生的朗读情况。  

2)管理扎实。各校都比较重视整班朗读的过程管理。从自选内容的选择到多形式的培训,多轮回的校内评比,使整班朗读内化到语文教学常规中,真正帮助学生提升朗读水平。  

2.教师——扎实训练、有效落实  

1)指导有方。从与学生的交谈的比赛时的朗读效果可以看出,大部分语文老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了此项活动,将朗读的训练落实到了课堂教学、早读与午读之中,过程扎实有效。比赛时,有的班级穿上了整齐的班服,展现了班级的特色;有的班级摇头晃脑,颇有小诗人的味道;有的班级声情并茂,全身心投入。这些都与老师平时认真的指导是分不开的。  

2)训练有法。朗读的内容有优美抒情的散文,有妙趣横生的童话,也有激情洋溢的诗歌。不管是哪一种文体语文老师们都能善加指导,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读出自己的理解,突出不同的语气、语调,让人听得亲切、自然,娓娓生动。  

3.学生——掌握方法、声情并茂  

1)团结一致。整班朗读是培养学生间合作协调的好机会,我们看到了孩子们整齐划一的读书姿势,听到了孩子们整齐圆润的诵读声,展现了良好的整体协作效果。  

2)读有章法。许多班级的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朗读习惯,读书时自然、专注,读书姿势的正确,声音比较响亮,充满了童真童趣。大部分学生朗读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课内课外文章的朗读能做到正确、流畅,并能根据文章的特点和内容,读出感情,重音和节奏把握好,语气语调变化恰当。特别是少部分班级能将轻声“的”“了”“着”等读得恰到好处,做到抑扬顿挫、富有节奏。  

3)童声美妙。多数学生朗读时十分专注,表情自然大方,动情处甚至摇头晃脑。吐字清晰,语调丰富,变化得当,对作品的情感的把握也比较准确,符合课文情感的变化,给听者以浓浓的情感熏陶和美的享受。学生的朗读水平整体有了明显的提升。  

【问题】    

1.学校重视程度有差异。大部分学校在期初就能按照通知要求将本次比赛作为学校语文教学的常规来抓,从细则的拟定、内容的选择、过程的关注到后续的跟进,真正达到了比赛促提升的效果。但还有个别学校对这一常规学科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没有引起重视,学生呈现的朗读水平与其他学校有较大差距。  

2.年段差异明显。本次整班朗读不仅有低段的学生参与,还加入了对36年级段的抽查。从整体效果来看抽查年级明显不如低段准备得充分,指导得得法。大多数班级只能做到积极投入、诵读整齐的低层次要求,而赋予适切的感情、技巧指导等高标准的诵读要求做得还不够。  

3.班级差异突出。我们聆听了112个班级的整班朗读,感到班级之间的差距是比较突出的。优秀班级的朗读声情并茂,给人以美的享受,相对薄弱的班级拖腔严重,语调怪异,尤其是朗读课外读物时,学生不够熟练,连读顺畅都比较困难,差异较大。  

4.方法指导缺位。每年的整班朗读比赛之后,研训中心都会对整比赛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改进的建议。我们在这次评比中发现,一些老问题依旧存在,提请学校予以关注:  

(1)停顿不准确。部分班级学生在朗读时,不注意停顿,节奏比较快,一读到底。部分班级学生在朗读中对于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过长,整体节奏拖沓。  

(2)轻声不到位。教师对“的、得、地”“着、了”等轻声的处理过于关注,导致学生因方法不对形成重读、拖读现象,齐读时尤其难听。  

(3)音量不适宜。整班诵读不能一味追求高亢,要注意控制音量,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用嗓,保持整班朗读时音量和谐动听。  

(4)情感不恰当。对于朗读内容的情感把握,部分班级过于张扬,强调夸张的体态与表情,忽视了情感自然的流露,给人以做作之感。  

三、后续建议:   

1.重视各个年段整班朗读的均衡发展。除了低年级要进一步重视对学生朗读方法的指导与朗读能力的提升,中高年级也应对朗读予以重视,要引导教师切实通过课堂教学中对“读”的关注与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提升语感。  

2.重视对教师素养的提升。我们发现,每个学校都有一些本身朗读水平较高同时也能指导学生读好书的高手教师,学校可以利用这样的资源开展同伴间的培训,使团队内的其他语文教师收益,还可以将教师的诵读活动纳入到教研活动之中,通过比赛与研讨获得指导朗读的一些实用方法,进而促进整体提升。  

3.关注过程促提升。要改变“急训”出成绩的观念,老师们要关注课堂,尤其要用好每天的早读课,通过精心选择内容,适当点拨指导,教师示范引领帮助孩子读通、读好、读美文,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另外,特别感谢于源、戴俊华、徐香、庄月娥、邓海琴、徐丽萍、苏梅娟、吴欣八位老师的全程参与和深入思考。

附:获奖名单

金坛市教育研训中心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2116  |  本月访问: 33717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3883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