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通知>>小学通知>>小学语文>> 文章
2009年秋学期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890次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全册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课文34篇,共26篇。此外,每单元安排了习作一篇,共7篇;安排“练习”一个,共7个。

苏教版第三学段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框架,与第二学段一脉相承,仍是两根柱子(阅读与写作)一条龙(语文实践活动)。阅读与写作不是一一对应,而是各成体系,双线并进  

1、关于课文

全册教材安排了课文26篇。(按主题划分为7个单元。分别为园丁之歌自然的奥秘故事集锦无私奉献祖国各地百折不挠走进名著7个单元。)所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综观整册教材的阅读文本,无论优美的散文,抒情的诗歌,还是质朴的记叙文,都给予学生丰富的多层面的情感熏陶,使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而涵养品德修养,提升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充实精神世界,让学生享受着一份丰盛的情感大餐。 值得一提的是,本册的编写者匠心独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引领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古诗词,让学生鉴赏汉语言的词约旨丰、凝练灵动;成语故事,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智趣;《林冲棒打洪教头》让学生领略古典名著的魅力;《嫦娥奔月》又让学生体验中国民间文化深厚的底蕴;《金蝉脱壳》和《推敲》,以新颖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了解成语、常用语词的来历,感受汉字、汉语不竭的活力和深邃的内涵,感悟古代文人严谨治学的精神。   

课后练习重朗读、重积累,朗读背诵、词语积累一以贯之,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重视语文基本功。每课都安排学写钢笔字,让学生端端正正地写字,认认真真地做人,感受汉字的美;重感悟,强调读书内化,注重语感培养,课后练习中,有的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师恩难忘》),有的结合文本内容引领学生斟酌词句的用法(《推敲》),有的要求学生辨析同义词在表达上的细微差别(《黄鹤楼送别》),有的引导学生结合语境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众多的练习安排,让学生感受、把握、体味、领悟言语丰富的内涵,在品评中增强语感。  

2、关于习作

五年级是第三学段的起始年级。把握新学段的教学目标,熟悉《课标》在三个维度上的变化是促进学生发展,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细心研读《课标》的习作部分,比较两个学段的习作要求,可以发现第三学段习作目标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习作的目的性更加明确。一、二两个学段关注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在此基础上,第三学段明确了习作的目的: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将兴趣转化、提升为学生的自我需求,密切了习作与学生生活和成长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习作的欲望和热情。  

2、习作的内容和形式有所变化。第二学段要求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简单的书信和便条。第三学段提出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  

3.在“观察和积累”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第二学段“留心周围事物”的基础上,第三学段提出“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4.在表达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一、二学年段为了降低习作难度,培养自信心,在表达上除了“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使用冒号、引号”之外,没有提更高的要求。经过几年的训练,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第三学段在表达方面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根据习作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另外,在习作速度上提出要求:4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3、关于练习

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7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跟前两个学段相比,综合练习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单元练习的第一项,根据学年段的不同,在第一学年段“学用字词句”、第二学年段“处处留心”之后,又于第三学年段推出了“语文与生活”,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层次性。“语文与生活”仍以“大语文观”为指导,保持了该板块最明显的综合性特色,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做相互渗透,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巧妙融合。  

增加了“学和做”这个板块。 《课标》强调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学生进入了高年级学段之后,教材便开始安排旨在落实此项要求的专题性的“学和做”综合实践活动,致力于培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厚实的文化素养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该板块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即 综合性、开放性和 创造性。

本册教材安排的七次口语交际内容。它具体体现了如下特点:一是生活性。如:《健康小顾问》,二是实践性。教材中安排的七次训练,引导学生在一次次动态的言语实践中反复经历。三是时代性。本册教材编排的口语交际内容“学会拒绝”、“学会请教别人”、“小小新闻发布会”、“设计一条公益用语”等等,不仅仅是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是在展示着教育的育人功能,在引导学生关心社会、融入社会、了解社会,慢慢地走向社会,寓口语交际以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浓浓的生活气息,潜移默化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和文化涵养,培养良好的道德言行。  

二、教学建议。

1、引领学生积累必要的语文知识。加强积累,这是小语教学不应偏离的方向,但这种积累不是盲目追求数量的多与少,而是看这样的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是不是必需的。所以基础知识,如词句的积累必不可少,名家名篇、名言警句、课外古诗必须要背诵,大量的课外阅读更是不可缺。当然教师应当注意激发学生的积累的兴趣,教给学生科学的积累方法。

2、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能力。所谓语文能力,无外乎“听、说、读、写”四字,课堂上要以教材为例子,用教材教,坚决抛弃题海战术。积累知识与能力训练有机结合,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找好每一课时的能力训练点,或理解,或感悟,或表达,有所侧重。长期坚持,必然事半功倍。课外则要注重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地开展各类语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使人终生受益。就语文学科而言,必须抓好认真书写,认真审题,认真读书习惯的养成。需要说明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日之功,必须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训练和培养。

4、引领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以“人的发展”为核心,通过多种方法和措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不断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这对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完善学生的人格具有巨大的作用。

具体而言:  

(一)在阅读教学方面  

教师在使用本册教材进行教学时,要有效改变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一些“走极端”现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主导与主体和谐统一。2、语言与精神协同发展3、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寻找到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结合点,着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追寻扎实、灵动而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二)在习作教学方面:  

1.把握学段目标适度提升、循序渐进。第三学段的目标是需要两年时间逐步达成的,作为起始年级不能一下将目标提得太高,使学生望而却步,削减对习作的兴趣。应把握尺度,适度提升,循序渐进。其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积累并逐步稳定成良好的习惯是重点,要求学生作文内容真实具体,写出真情实感是关键,保持学生对习作的恒久兴趣是核心。此外应结合“习惯篇”的教材内容,教学生学写读书笔记,常抓不懈,养成良好习惯。 2.用好教材,体现编者意图;用教材教,体现教师的创造性。  

教学首先要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并在教学中加以体现,同时又不能囿于教材,要将教材作为一种凭借,作为自己设计教学的思路,可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扩展延伸甚至适度的改编。   

3.将自主合作探究用于习作教学中。  

应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入习作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之自觉积极的进入习作状态,活跃思维,诱发情感,调动积累.完成取材。  

(三)在口语交际教学方面  

要充分运用创设情景、引导互动、学会倾听、走向生活、激励评价五种基本策略。  

三、教学进度安排表。

   

   

   

   

   

   

   

   

   

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备注  

1  

9.1-9.4  

习惯⑵ 1 师恩难忘⑵ 2陶校长的演讲⑵  

   

2  

9.79.11  

3古诗两首⑵ 习作1 练习1  

   

教师节  

3  

9.149.18  

练习1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⑵ 5装满昆虫的衣袋⑵  

   

4  

9.219.25  

6变色龙⑵ 7金蝉脱壳⑵ 习作2  

   

5  

9.289.30  

练习2  

   

6  

10.110.8  

   

国庆节  

7  

10.910.16  

8成语故事⑵ 9推敲⑵ 10嫦娥奔月⑵  

   

8  

10.1910.23  

11读书莫放“拦路虎”⑴ 12伊索寓言⑵ 我读书?我快乐⑴ 习作3  

   

9  

10.2610.30  

练习3 13在大海中永生⑵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⑴  

   

10  

11.211.6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⑴ 15艾滋病小斗士⑵ 习作4 练习4  

   

11  

11.911.13  

练习4 期中复习与整理⑶   

   

12  

11.1611.20  

16黄山奇松2 17黄果树瀑布⑵ 18莫高窟⑵  

   

13  

11.2311.27  

习作5 练习5 19天火之谜⑴  

   

14  

11.3012.4  

19天火之谜⑵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⑵ 21诺贝尔⑵  

   

15  

12.712.11  

22滴水穿石的启示⑵ 习作6 练习6  

   

16  

12.1412.18  

练习6 23林冲棒打洪教头⑶ 24少年王冕⑵  

   

17  

12.2112.25  

25黄鹤楼送别⑵ 26清平乐村居⑵ 习作7  

   

18  

12.28.1.1  

练习7 学和做⑵   

元旦  

19  

1.41.8  

期终复习并考试  

   

20  

1.11  

期终复习并考试  

   

   

[编写:华罗庚实验学校 冯立生 审定:研训中心 周怡和]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3691  |  本月访问: 35292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5458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