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701次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小学语文毕业考试是考查小学生六年的语文学习是否达到合格标准的一次水平测试。因此,本次测试的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以现学生使用的现行教材为主要依据,并结合我市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重在了解我市小学毕业生的语文实际水平和新课程的实施情况。同时我们意图通过测试进一步发挥其导向功能,使一线教师了解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动态,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命题的原则
基础性——命题将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规定的学习水平。切实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实际,客观、公正地衡量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业水平,着力加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态度的考查,使语文考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
综合性——命题将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将有机地渗透在具体的考查内容的情境中。
人文性——命题将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性,力求符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既重视语文积累和运用的考查,也注重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人文价值导向,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注意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潜能,关注他们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理解并尊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
实践性——命题将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经验水平,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作为阅读测试材料,所选材料将注意思想内容的价值导向和语言表达的规范的有机统一,恰当控制难度及篇幅。阅读的测试材料将从教材以外选择,所选材料的水平应相当于或略低于教科书文本水平。
生活性——作文命题力求富有生活气息与儿童趣味,努力设计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和生活实际的试题,有利于学生表达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受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作文的命题不设置审题障碍,确保没位学生有“有述而作”。
三、考试的内容、范围及要求
以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小学语文课程目标及现行教材(第十二册)教学内容为依据。本次毕业考试考查的内容与范围如下:
总体要求:继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的考查,继续加强课文名篇、名句及古诗文的记诵考查,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切实打好基础;继续加强对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的考查,阅读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注重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写作不设审题障碍,以便于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一) 识字和写字
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字能力与书写习惯。学生是否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是否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是否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重在考察学生的认读和拼读能力,学生是否能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小学阶段要求掌握的2500个常用汉字是否会认、会读、会写、会用;学生是否能正确辨析学会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是否能运用音序、部首查字典的方法识字,能否据词定义;是否能正确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偏旁部首,能用钢笔写字,做到正确、工整、规范、纸面干净。
(二)口语交际
主要考查学生在具体交际情境中的交际能力与表达能力。学生是否能乐于交际、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是否能准确、得体、有条理地表达。
(三)积累与运用
主要考查学生对要求背诵内容的积累与运用能力。十二册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句段和课文,“读读背背”的有关内容;第十一、十二册中的古诗;课文中出现的常见的谚语、名人名言、对联等;《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70首优秀诗文。
考查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的能力。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在表达作用的能力。
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含义,体会课文中关键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考查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能够熟练地造句;语句的有效组合与排列;掌握常用句式的类型,并能进行简单的句式互换。
考查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能识别与运用常见修辞方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能正确使用关联词语。能识别、修改常见的病句。能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和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
(四、)综合性学习
考查学生的参与、探究与创新能力。学生是否能积极地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否能根据提供的问题情境去搜集信息、整理资料解决语文问题;是否能综合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阅读理解
重点主要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记叙文、说明文或极浅显的古诗文)的综合理解能力。阅读叙事性作品考查学生熟练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的能力。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古诗文主要考查积累背诵、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字词的含义、读准诗词的节奏和音韵、体会情感、想象意境)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
(六)习作表达
重点考查学生的习作基本功。学生是否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是否养成了留心观察的习惯,能表达在平时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人、事、景、物,并能根据某一个话题自己拟题写作,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是否能根据习作内容的表达需要,分段表述,能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否主动修改自己或同学的作文,养成自改作文的习惯,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能写常见应用文和读书笔记。会写通知、留言条、书信、建议书等。
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题型、难度等
小学语文毕业考试的内容将全面反映《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学习目标要求,力求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方面的有机联系,力求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第三学段的目标为依据,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有效地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状况。
在试卷的版块设计上,我们保持往年的风格及模式,设置书写、口语交际、语言积累、阅读实践和习作表达五大块,力求能比较全面地对学生小学阶段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学力进行检测。试题的设计实现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的转变。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试卷分值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限定时间为100分钟。
(三)试卷版块及各部分大致分值:
1、书写 约4分
2、语言积累 约25—30分
(1) 词语、诗文积累等约 20分;(2)词句运用约10分
3、综合性学习 约6分
4、阅读理解 约20—25分
(1)记叙文阅读 约18分 (2)说明文(古诗文)阅读约7分
5、习作表达 约35—40分
(四) 试题难度
整卷难度控制在0.8—0.85之间。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5415 | 本月访问: 37016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7182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