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2072次
[活动目标]
语文教学的价值在于唤醒师生的生命感、价值观。此项活动旨在通过引导师生自编、自排、自演课本剧,进而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通过活化作品的人物,提高师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组织与实施]
第一阶段:[2005.12~2006.1]组织发动及理论学习阶段。各校可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就开设“课本剧”研究的意义、方法、策略、评价以及课本剧的特点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组织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的《课本剧》对“课本剧”的特点有感性的认识,进而激发师生创作《课本剧》的热情和兴趣。
第二阶段:[2006.2~2006.4]课本剧剧本创作阶段。各校要组织师生对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1~12册)进行系统梳理与学习,根据课文及剧本创作的要求进行设计与写作。一般步骤:1、师生讨论:在深入研读课文、把握人物的基础上对“情节”进行梳理和适当调整,使剧情相对集中,人物形象相对突出;2、教师示范:教师向学生介绍由课文改编成剧本的范例;
3、学生成文:学生自由组合分头改编。所有剧本一律于06年4月30日送教研室参加评选。
第三阶段:[2006.5]排演阶段。一般步骤:1、导演(专业人员、教师、学生代表)说戏:推荐演员,解说剧情及台词;2、演员排戏:小组中担任角色的学生在“导演”的指导下训练台词,让小组中的同学一起听,并作必要的改进;3、教师协调:教师及时协调解决学生排演中的问题。
第四阶段:[2006.6]表演评比阶段。各校按低、中、高三个学段各推荐一个节目参加片市级比赛(片、市级比赛同步完成,具体事宜另定)。
[评比与奖励]
1、 我室将组织有关人员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作作品分别进行评选。设最佳创作奖、优秀创作奖若干名;最佳演出奖、优秀演出奖若干名,由我室颁发荣誉证书。
2、 优秀剧本将辑集编印或出版。
[一点说明]: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获得终生受用的东西。所以大家要提高认识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同时又要考虑学生年龄段、学习段的差异。低年、中年级以排、演课本剧为主;高年级学生可以将“创作”、“排练”、“表演”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深入解读作品、研究人物的同时,创造性地理解和活化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非在剧本“创作”及“表演”的“格”上下功夫。
昨天访问: 6726 | 今天访问: 229 | 本月访问: 38556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8722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