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百家争鸣劲风流,醉是“数量”分外香

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723次

——2017常州市小学数学同题异构联校教研活动  

“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退白胭脂涴”,2017427日常州市小学数学同题异构联校教研活动在武进区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举行,我区小数潜力团队成员及各校骨干老师一行40余人观摩了本次活动。活动分两个板块:上午课堂教学观摩及教学设计解读,下午主题研究成果汇报  

一、课堂教学观摩——“瑾”上添花  

本次活动紧紧围绕“小学数学数量关系的教学研究” 三位优秀教师就同一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教学。  

武进区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王丽芬借三年级学生执教四年级《常见的数量关系》,以儿童熟悉的生活情境“爸爸去哪儿了”为主线,通过丰富的现实素材让儿童经历“具像”、“模像”、“语言表达”等活动层次推进,抽象出单价、速度、路程等数学表达。渗透函数思想,让数量关系更明确。  

天宁区朝阳新村第二实验小学陆洳芬执教的四年级《相遇问题》,以常州大市的“五步曲”“结构化的资源呈现”“序列化的交流”的教学形态,着力资源的对比,优化画线段图整理信息的经验,对比迁移在变式练习中升华对数量关系的认识。  

两节新授课充分展示了关注关注“数量关系”的一般方法策略。而对于复习课中对数量关系的聚焦第三节课匠心独具。  

省基本功竞赛一等奖获得者金坛区西阳小学王瑾执教的六下《解决实际问题的毕业总复习》充分展示了我区关于毕业总复习研究成果 ———— 课堂架构中聚焦数量关系的教学形态。  

第一次“理——联”: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理:①通过图文并茂的教材截图,唤醒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记忆;  

通过师生对话互动,再次整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联:通过师生互动,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与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联系。  

第二次“理——联”:数量关系的“理和联”  

在“数量关系”梳理这个环节有两次“理和联”:  

①通过对加、减、乘、除四类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的理,经历4次打通具体情境的数量关系与基本数量关系的联;  

②通过交流互动,理清基本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系;  

第一次“练”:选择从条件想起或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  

旨在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本步骤,以及分别从条件想起和从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思考过程;同时试图在学生的数量关系里对比符合数量关系和基本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系;  

第二次“练”:灵活选择从条件想起和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  

独立完成,交流中感受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来分析数量关系,可以灵活选择。从中感受,从条件想起和从问题想起这两种策略是我们分析数量关系的最基本的两种策略。  

本课聚焦“数量关系”教学,充分体现了我区关于毕业总复习的教学专项整理课:“课外忆、课内理”“课外理、课内议”“课内理、课中清”的教学形态,先理后练、以练促理、边理边练提升“毕业总复习”效益的一般策略。

   

二、研究成果汇报——“保”证“数量”  

课堂教学的背后一定有深刻的行动研究,下午六位老师,从数量关系的文献研究、教材对比、师生困惑、校本序列架构、教学策略等多维度数量关系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报。  

其中我区教师发展中心孙保华副主任针对苏教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从“数量关系”的角度对比梳理,以简单数量关系、复合数量关系和特殊数量关系为抓手阐述了相对应数量关系类型在各个年段的编排及其特点。理清了简单关系中:相并关系,相差关系,份总关系,倍数关系应结合加、减、乘、除的运算意义进行教学的规律。同时对复合数量关系和特殊的编排与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对比研究。

   

三、盼来年再相逢  

活动的最后,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马伟中副主任以“感受”、“思考”、“期待”为关键词对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总结。高屋建瓴地表达了同题异构的核心价值在于试图体现怎样的教学意图  

“同课异构、同题再构”贵在“异构、再构”,重在“交流”。每个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管怎样,交流都是为了更好地出发,这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境界,更应该是一种行动!  

(明珍实验学校 姚京 供稿)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4985  |  本月访问: 36586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6752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