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小数潜力团队主题教研自主研讨(一)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802次

同题异构 碰撞智慧  

——小数潜力教师团队低数一组活动侧记  

11月30日,天空特别做美,和煦的阳光暖暖地照着。小数潜力教师团队低数一组的活动在华罗庚实验学校进行着……  

上午,来自华罗庚实验学校的吴艳老师和直溪中心小学的黄玲玲对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一课进行同题异构。吴老师书上小猴摘桃的情境通过改编,改成学生熟悉的跳绳情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黄老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题目,自己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并引导学生区理解题意,如“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帮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在弄清条件含义和要求的问题后,一起整理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再用列式计算和填表的方法求出问题的答案。  

下午,来自华罗庚实验学校的居云慧老师和尧塘中心小学的赵丽娟就二年级下册《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一课进行同题异构。居老师以教材为依托,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探究数学问题的情境,鼓励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激起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而促使学生根据已有信息和提出的数学问题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赵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可供探究的数学研究单,引导学生根据研究单展开探究,并从中收集资源进行序列化的交流,让学生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自主建构,学会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后,四位老师就这几节课进行了交流,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对如何在解决问题的教师中帮助学生建立数量关系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  

夕阳西下,组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走出了学校。

 

同题异构,让思维得以提升  

——高段一组“小学生数量关系分析能力的培养研究”主题教学活动侧记  

122日上午,高段一组“小学生数量关系分析能力的培养研究”主题教学活动在儒林中心小学如期举行。  

【同题异构】  

本次我们组就六年级下册《成正比例的量》进行了课堂教学研讨,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次接触变量和函数思想,对于如何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学生难以掌握。三位老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剖析和理解,呈现了三节风格迥异的课堂。毛月华老师的课堂质朴平和,从找生活中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入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明晰数量之间的关系,又回归生活中的量,充分运用学生资源解决问题;王瑾校长的课堂生动大气,从找规律入手开放学生思维,在研究单的指引下逐步深入研究,总结出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又将练习融入小组合作形式的解决问题中,在练习的交流和甄别中更突显数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张丽老师的课堂细腻温婉,从四张表格的逐层分类入手,三个层次推进教学内容的展开,让学生从信息的比较中感受怎样的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教学节奏明快,学生兴趣盎然。

  

【教学研讨】  

通过三节课的研讨,我们对《成正比例的量》这一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把握更清晰了。在随后的磨课环节,大家各抒己见,将三节课中的一些教学亮点进行了融合,“如何在本节课中凸显数量关系的作用”、“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判断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这两个教学中难以突破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一种思维与一种思维的碰撞产生的绝不是两种思维,而是更高层次的一种思维,我们在这样的“碰撞交流”中将继续一路前行!  

(撰稿人:毛月华)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4985  |  本月访问: 36586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6752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