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2336次
9月23日 ,丹桂飘香,秋风送爽。江苏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低段)在苏州碧波小学如期举行。全省13个大市每市各选送一节课参赛,代表常州市出赛的是我区尧塘中心小学的陈玲芳老师。在全省全程直播的情况下,陈老师执教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其执教过程获得了全省各地老师的啧啧称赞。虽然最终的比赛成绩尚未公布,但回顾这一过程,我们不难发现,陈老师的成长与她自身的努力和团队的精诚合作密不可分。
一、“芳”如其人
陈玲芳 老师生于1985年,参加工作时间是2006年8月。作为在一名青年教师,她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在校期间的教学成绩深受学校教师和家长的肯定。同时,她在教科研方面也努力要求自己。1.积极钻研教材,不管是平时的教学还是示范性的展示课, 陈 老师总是能够在吃透教材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对班上的学生进行客观性的分析,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有效适时的进行教学和辅导。因此,她所教学的班级总是能够在各类各级检测中名列前茅;2.注重自身的发展与培训。从教期间, 陈 老师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最前线,积极参加“杨国华名师工作室”、“金坛区小学数学潜力团队”、“蒋守成名师乡村教师培育站”。在名师与专家的引领下,她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成长的步伐有目共睹;3.积极挑战,赢取自身价值。在她从教十余年期间,先后获得区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区评优课一等奖、市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市评优课一等奖的傲人成绩,成就个人的同时,也彰显了金坛区数学教师的实力。“惠芝兰香”、“芳如其人”, 陈 老师总是能够在不经意间带给我们别样的风采。
二、“陈”其经历
省评优课的参选对于一位教师都是突破性的发展。也许,我们能够关注到其中的光鲜过程,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忽略在此过程中她和背后的团队所付出的努力。 陈 老师在去年经历了校、片、区评优课的层层选拔,获得了金坛区评优课一等奖的成绩。紧接着,在金坛区的层层选拔下,参加了常州市的评优课并一举获得了常州市一等奖的好成绩。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这可能是值得在教学生涯留下浓厚一笔的成绩,是值得称赞并为之骄傲的战绩。
但是,因为常州市选拔省赛选手的机制发生改变,需要在两名一等奖选手中加赛一轮并获胜方可参加省赛。因此在六月份开始,区教师发展中心就组建了团队和陈玲芳老师一起积极准备。其他教师享受暑期愉悦假期时,团队成员将苏教版一~三年级所有有可能要上的课进行归类、分析、备课,从中分析教材、吃透教材,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好教材。9月5日确定了省赛课题《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当天就组建了由朱敏、毛月华、王瑾、陈燕华、吴荣强、冯姗、谢荷青等骨干老师组成的磨课团队。第一、帮助陈老师理清教学内容的前因后果,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和苏教版教材帮助陈老师从根本上了解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帮助陈老师对此节课精心准备,从教案的制定、课件的制作、板书的设计、教具学具学习单的准备,将这节课精心打造成我区特色的数学精品课;第二、提供有保障的后援团队,尧塘小学的领导,想陈老师之所想,急其所急。召开了专门的会议讨论相关事宜,组建了由赵丽娟、房秋菊、李俊峰、卜留平等四位老师组成的后勤保障团队;第四、积极组织区所对应的小学对陈老师的课堂进行试上及改进。在此过程中,我区华罗庚实验学校孟国伟校长、河滨小学李继锋校长、朝阳小学蒋守成校长积极安排试教班级,并主动参与试听,为陈老师出谋划策。在一次次的试上中,陈老师的课不断进步,走向成功;一次次的试上与准备,带给整个团队是越来越清晰的目标,同时也是带来了对这个团体越来越大的挑战。在此过程中,整个团队废寝忘食,全力考虑这节课的布局与实施。在陆主任与房老师的带领下,所有团队老师积极克服自身困难,在完成自身教学任务的情况下,主动投入到课的准备过程中,为这节课的成功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可以这样说,这节课汇聚了整个团队的心血。
三、“玲”动课堂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努力下, 陈 老师 向全省 老师上了一节精彩的数学计算课。以我市经典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设计出大开放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探索,学生从摆小棒的过程中,呈现了多种个性化的教学资源。 陈 老师这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结构化的呈现,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深深明确算理,层层递进,充分组织学生进行序列化的互动交流,在明确了算理的前提下,总结了算法。学生在知其然的前提下,能够真正做到知其所以然,学生的学习更有深度,自然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也水到渠成。体现在学生不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对于四位数甚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仅为)也能够计算,这也体现了学生自主化的思维完善。这样的一节课又怎能不引起全省专 家和 老师的关注和赞赏呢?整节课, 陈 老师循循善诱,学生思维绽放,不失为一节精彩纷呈、令人回味无穷的精品课。
“十年磨一剑”,金坛区从上次派选手参加省评优课到这次陈玲芳老师参赛,整整过去了十年。在这十年里,我们金坛区的数学教学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经历重重苦难才有了如今的成绩。这与区发展中心的专家和金坛区所有教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智慧的结晶成就了这样一节灵动的课堂,相信在以后的数学发展中我们能够越走越远。
尧塘中心小学 李俊峰 供稿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4931 | 本月访问: 36532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6698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