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交流互学分享智慧    专家引领共同成长

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809次

——记蒋守成乡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育站暨名师工作室活动  

为全面提升培养对象的教学素养、科研写作技能,95日下午金坛区蒋守成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和名师工作室成员在蒋守成校长的带领下奔赴常州市天宁区焦溪中心小学与常州市潘小福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进行了第二次联合培训活动。通过课堂交流,互学分享了智慧,共同聆听了专家的引领和指导,丰富了培训的形式,提升了培训的质量和成效。  

本次活动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一、课堂教学,分享智慧。   

第一节课,由焦溪小学的顾海燕老师执教三年级的《倍的认识》,顾老师的课堂注重让学生动手圈、动口说、动脑比、关注了的前言后序。引导学生在清晰的层次中感受、摆、算,突破了难点,学生从具象到抽象理解了的本质。  

第二节课是蒋守成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王瑾校长执教的四年级下册动手做:《用吸管做数学》,作为省基本功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对于课本上短短几行字的动手做,王校长以小见大,联系生活、关注孩子知识技能的形成。整节课引导孩子在有目标的动手操作、有价值的动脑操作中感受长方形易变形、三角形不易变形的特征。大气的课堂、细腻清晰的层次让我们对动手做的课堂有了更新更深的思考。

   

   

二、互动评课,专家引领。  

互动评课环节,首先由蒋守成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杨晔校长对两节课作了精彩点评,同样是省基本功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的杨晔校长,在评课时理论与课堂再现巧结合,对两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想法,更带领大家通过王校的动手做课堂看到如何为后续的知识做准备,拓展了大家的知识链接。潘小福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王老师则结合课堂教学环节中的细节,就知识重难点的突破与展开联系教材的解读提出了自己重构的想法,引发了每位老师的思考。  

结合两位老师的课堂和两位老师的点评,省特级教师蒋守成校长结合当下G20峰会最美是杭州的演出和中国好歌曲的改编,对打了上课老师印记的两节课给予肯定,同时对基于教材的概念课的序列化研究,基于动手做的主题栏目研究做了深入的解读。他说:思则变,变则通,通则活,更鼓励引领成员们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要打通数学知识之间内在的关联,打通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关联,打通数学和生活的关联,使数学教学走向跨界,走向融合,走向创造。  

本环节最后由潘小福院长针对三年级《倍的认识》一课,引领成员们重读教材,研究教材意图,比较改编的可行性,给大家对于教材研究如何细致化、极致化上了深刻的一课。

   

   

   

三、专题讲座,走向成长。  

活动最后,《教育与评论》主编朱凌燕老师结合培训站成员的自发来稿,分别从教育论文质量评估标准、教育论文常见类型、教育论文关键要素三方面入手作了《教育论文写作的几个关注点》的讲座,并对工作站老师们进行了投稿技巧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细致指导,让与会人员收获颇丰。我们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肯定会对我们工作站老师的论文写作有(撰稿人:金坛区涑渎小学 陈振萍 )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4999  |  本月访问: 36600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6766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