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870次
——记著名特级教师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5月20日 ,暖风徐徐,细雨绵绵,为期两天的“中国教育梦——著名特级教师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举行。金坛区数学潜力教师团队和各学校骨干教师与来自全省各地的教师齐聚一堂,观摩著名特级教师张齐华、谢兆水、潘小明、俞正强的示范课及精彩的讲座。
本次活动采取名师现场示范教学、理论提升讲座等形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讨有效课堂教学的方式,研究总结教育教学新经验,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努力实现每一位教师心中的教育梦。
此次活动的第一节课,是来自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的周春国老师为大家带来的《圆的认识》示范课。周老师以“自行车车轮为什么是圆形?”设疑激趣,整节课都围绕解决此问题开展。首先,通过比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与圆形的对比,并且课件动态展示相应形状车轮的自行车,让学生明确车轮形状必须是曲线图形。同时,通过对比椭圆形与圆形,补充说明只有圆这一种曲线图形适合做成车轮。其次,以设计自行车车轮为主题,展示学生自主尝试画出的圆形,自然而然引出:定点确定圆的位置,即“圆心”;定长确定圆的大小,即“半径”,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计算选择合适的自行车车轮感知直径半径的大小关系。最后,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折、画、量、比,自主发现圆中的特性。并回归问题,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周老师的课堂回顾小结以摄像的形式让大家耳目一新,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数学王子”张齐华,一直致力于数学课堂文化的探索和实践,为我们展示了一节简单而深刻的《百分数的意义》。这节课主要就围绕了一组数据和一道练习题全面开展,没有花哨的情境和精致的课件,素材简单,但是充分利用,很好地培养学生百分数的数感。通过一组数据,教会学生百分数的读法、写法及其意义,与众不同的是 张 老师简化了百分数的读法这一环节,他认为“一切的教都基于学生的学”,学生既然已经掌握了百分数的读法,即便教学课标里有这一点,也不需要花费过多时间精力再去教。课堂的最后, 张 老师以爱迪生的名言结尾,并加了一段自己对于天分、汗水的理解:“其实,每个人都拥有那1%的天分,关键是我们要善于发现它,并通过99%的努力,让自己早日成才”。一方面回顾了百分数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还培养了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课 后的张 老师,非常随和的坐在台下,开始他的讲座《数学教育的“新常态”》。一、目标:知识技能——核心素养。从“10大核心词”、“3大核心思想”这两个概念入手,并结合自己对《用数对确定位置》、《圆的认识》这两课教学案例,进行具体阐述。二、关键:教师基本功——教师素养。包含了数学素养、教学素养、人文素养。结合教学案例,让大家感受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并提升自我的教师素养。
谢兆水老师执教的《交换律》一课,呈现给大家一节朴实、自然、和谐的精彩的课堂实例,看似平常的每个角落里却处处闪烁着迷人的光辉,彰显着他过人的教学素养。加法交换律原本是一个最简单的运算律,但谢兆水老师综合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运算律中的交换律。在讲解中运用了猜想—验证—发现—总结的数学教学模式,锻炼了孩子们的思维,学生在不断探索举例验证的过程中能力得到提升。
他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策略》讲座告诉我们:数学教师每天都要有创新意识,不可照本宣科;数学教师应是学校里最聪明的一群人;数学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策略:安全环境(微笑、宽容)、适度挑战、独立思考、自由联想、追问平常、向前一步、殊途同归、科学思维。我们在教学中要多思考,沟通知识联系,让学生学轻松有趣的数学。
潘小明 老师执教的《谁围出的图形面积最大》一课,紧紧围绕了修改羊圈大小展开。在课堂伊始用一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增加两只羊要增加多少面积,怎么解决?让不同的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解决方法,然后围绕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呈现不同的层次的解决方法,进而激发学生探究最佳答案的需求和欲望。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实验验证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数学活动过程,发现“长方形的周长相等时,长与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长与宽相等时,面积就最大”的知识规律;体悟数学的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功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
潘 老师的讲座《用核心问题引领探究学习,培育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通过讨论此次讲座题目的关键词是什么,具体阐述了什么是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来自于哪里,核心问题与三维目标的关系什么等方面。
俞正强老师《用字母表示数》这课,仅用2个信封和几支粉笔,虽然没有课件却是一堂别具匠心的课。一连串的问题,层层递进,学生们的表达欲望被一下子激发出来,俞老师特别认真倾听每位学生的回答,抓住重要的词语——“不知道”,他不回避学生的回答,在理解重点、突破难点环节,俞老师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认真倾听着他们的发言,然后再把凌乱的知识梳理成一条精简、清晰的线,使学生一目了然。
他的讲座《不可省略的体验》借用《天龙八部》中乔峰只因当年省略了一眼,而招致 马 夫人一生的恨,暗喻看似简单的学生体验不可省略,否则在后面知识的学习中将是一场学生错误的“灾难”,当然也不可只“多看一眼”,体验要恰到好处,方能彰显它成功的魅力。
此次的南通之行,近距离目睹了著名特级教师的风采,领略了这些“大师们”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智慧。课堂中名师们的任一言行举止、任一环节的设置无不反映着他们高效、智慧、无痕的课堂教学,独特的教学风格折射出他们的教育思想,彰显着他们的实力与功力。更让我们知道自己本身存在哪些不足,从而能够有勇气去更好地修正自我,完善自己的教学。
常胜小学 华黎艳 供稿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4824 | 本月访问: 36425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6591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