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777次
——小数潜力教师团队“动手做”主题研讨第四次活动侧记
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一切似乎都在新的希望中酝酿。1月7日下午,金坛市小数潜力教师团队、小数学科中心组成员、2010-2014小数新教师团队相聚在城西小学,开展小数潜力团队有关小学生“动手做”栏目的第四次展示活动。
本次活动分三个议程:课堂展示、互动评课和主题交流。
一、 聚焦“课堂”
纵观这两节课、乃至整个动手做栏目,都与实践操作这一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位老师的课堂活动,体现了实践操作在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性,说明了活动是学生积累数学经验、形成数学认知的最好途径;虽然两位老师执教的是两个不同的课题,但从整体上看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
1、 情境再造:让经验与思维链接
杜威指出:“情境应该具有引起思维的性质,发展中的经验就是所谓的思维。”城西小学董俊老师的《用三角尺画角》,在课伊始时询问学生“都了解了哪些角的知识?对于三角板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这些问题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同样在白塔小学贺春华《观察物体》的课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且本单元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从学生感兴趣的拼搭活动入手,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言是再好不过的了。
2、 问题导引:让知识与思维融合
数学实践的基本模式是“问题-实践-交流-猜想-验证-结论”,其过程中,知
识的呈现是在问题导引下逐步展开的,学生的实践操作伴随着问题的发生与解决、数学思维自然植入其中,实践成为知识与思维融合的媒介,成为感性向理性升华的平台。我们不妨将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一下回放:董老师让学生探究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度数的角?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各自不同的想法,汇聚集体的智慧。在所有度数的呈现下猜想其中的规律,在验证规律的过程中得出结论。并让学生用刚才的探究经验来研究三角形的边,相信学生完整的经历了研究拼角的过程,对于研究其他问题也肯定有章可循。
贺老师的课也是如此,从活动1的拼搭中学生明白了用5个同样大小正方体摆出从上面看是指定图形的摆法是多种的,从而得出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小正方体,结果不唯一。接着在让条件局限,从上面和前面看到的都必须是指定的图形,在学生的探究中摆法虽有减少,但也并不是唯一的;趁热打铁,教师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如果从右面看上去也必须是指定的图形,又该怎么摆?有几种摆法?这时候,与上面两个环节不同,刚才两个活动的都是教师提问,学生直接动手实践得出结论,而第3次活动教师先让学生猜一猜可能会有几种摆法?再让学生动手验证。其实之前两个活动学生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有所感知,根据1个或者2个方向看图形来摆正方体,摆法不是唯一的,隐约觉得根据从3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正方体才只有一种摆法,这时候教师适时地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猜测去思考、去验证,这样得出的结论学生不是唾手可得,而是经历了一系列的探究过程,这其中的心理、情感和思维上的变化是弥足珍贵的。
刚才的课堂回放中两位老师几乎都不约而同地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经历“问题-实践-交流-猜想-验证-结论”的过程,课堂在一种整体推进的方式中进行,并注重学生活动过程中“思维生长”的力量。
3、 形式多元:让创造与思维共生
数学活动的本质,是让学生在“动手做”的历程中打开被掩盖的思维轨迹。
两位老师的课堂中,学生观察、体验、感受、推理、想象等多种学习心理的参与,拼、摆、量、画、解决、发现等多种学习方式的参与,有利于增强他们对目标任务的融入程度,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问题的引领下,资源的呈现和序列化的交流中,学生或多或少都能体现出自己的“创造”,而不是教师刻意“制造”出的成品。就像在世界的商品舞台上,我们都期待着更多的“中国创造”,而不仅仅是“中国制造”。我们的数学课堂,何尝不是如此呢?
二、 关注“背后”
接下来的活动由潜力团队的赵丽娟老师主持,首先是对两节课的综合评析。赵老师在全程参与磨课的过程中把本组成员的想法及时的整理、记录下来,并和在场的老师做了深度的交流和汇报,充分把这一次主题展示活动的共通点和困惑较为完整的展示了出来。
除了对本组磨课、思考的自我剖析,后续还和现场的老师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大家踊跃发言,有的针对课例中的某个环节提出建议或重构设想,有的则是针对我组的困惑给予指点,整个环节在大家思维的碰撞中回味无穷,这样的互动研讨才是最有意义和实效的。
随后,朱林小学韩一飞老师结合自己对动手做栏目的理解,作了《“动手做”的缘起和反思》的讲座。韩老师从“动手做”这一名词的由来、从国内外多种文献中捕捉它的内涵。并结合自己的思考提出动手做需要我们思考的地方以及在课堂处理上的技巧。我想这些宝贵的理论经验肯定会对我们一线老师的课堂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三、 回到“现实”
最后,直溪小学的杨晔校长对本次主题研讨作出了高屋建瓴的总结。首先肯定了我组在活动的准备上付出的努力,并给予了高度的赞扬;紧接着也提出了个人些建设性意见,关于动手做栏目我们真正要关注的是什么,需要注意哪些课堂处理上的细节等。
孟子曰:“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可见,思想有多远,行动就能走多远!
(尧塘小学 赵丽娟供稿)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5009 | 本月访问: 36610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6776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