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865次
——小数潜力教师团队“动手做”主题研讨第二次活动侧记
2015年12月29日 下午,室外融冬腊月,但在金坛区直溪小学崭新的阶梯教室里却春日融融,小数潜力教师团队“动手做”主题研讨第二次活动正在这里火热进行着。在谢桂荣老师带领下潜力团队二年级组的成员们给我们带来了他们对二年级教材中“动手做”栏目的研究成果和独特的思考。
本次活动分为以下几个议程:
一、研究课观摩
下午第一节课,由金坛区后阳小学的蒋静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节二年级的课例《奇妙的“长方形”》。本节课蒋老师先从长度单位的复习入手过渡到对手中长方形纸的各条边的长度进行测量,通过对数据的观察发现上下边相等、左右边相等,从而引发学生猜想是否所有长方形都有这样的规律并通过大量的测量加以验证。接下来通过折一折的方法来研究长方形里折痕的长度有什么规律,什么时候最长。学生通过折一折、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不断地丰富着自己的经验。孩子们在快乐的活动中学习知识,提高了能力。
第二节课,由金坛区建昌小学的吕凡蕴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动手做《有趣的拼搭》。吕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有趣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兄弟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来学习知识,学生在完成情境性的任务中不知不觉地提升了能力。课堂中,吕老师先带领孩子从如何将8个小正方形拼成大长方形入手,逐渐拓展到用12个正方形、18个正方形来拼成长方形有几种方法。在每个动手的活动中吕老师都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学生在一次次的活动中积累了活动的经验,并能自主地将拼小正方形的过程与除法相联系,孩子的思维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二、互动交流评课
两节课之后,在直溪小学黄玲玲老师的主持下到会的老师们就这两节课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首先是这两节课的执教老师对自己这节课的设计向大家进行了设计说明并与大家交流了在前期备课中的心路历程。通过她们的讲述大家对这两节课中的很多环节有了新的认识,也对这个团队在整个磨课过程中付出的巨大努力表示由衷的敬佩。接下来分别由潜力团的几位老师和新老师代表就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大家一致对这两节课进行了高度的赞扬,同时对一些细节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实时与执教老师展开对话,研讨氛围热烈。
三、微型专题讲座
紧接着,由金坛区常胜小学的绪纯老师为我们做了一场题为《把握教材特色 培养动手能力》的微型专题讲座。绪老师首先给大家分析了二年级教材中的“动手做” 栏目的体系结构,并以这两节观摩课为例重点分析了教学的目栏定位,及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对教材的合理把握的基础上从五方面探讨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绪老师的讲座让与会人员收获颇丰,使大家对“动手做” 栏目的目标定位及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等方面有所有感悟,有所触动。
最后由华罗庚实验学校的居云慧老师对本组活动进行了总结,她提出我们的“动手做”栏目要做到“瞻前顾后、关注过程”。对我们的教学活动要做到有明确的目标定位,将前后相关的知识相联接起来,让“动手做”成为联系的桥梁。不为动而动,让学生动得有收获、动得有体验、动得有思考。
(金坛区常胜小学 朱霞 供稿)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4857 | 本月访问: 36458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6624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