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收获的季节,收获希望

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781次

——蒋守成名师工作室和小学潜力教师联合教研活动侧记  

金风送爽,瓜果飘香,1013日下午,在这美好的日子里,蒋守成名师工作室和小数潜力团队联合开展了一场如火如荼的数学主题栏目“思考题”专题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包含4个流程:首先由三位教师进行教学展示,而后执教者谈教学设想,潜力团队老师,和发展中心的 陆 老师进行评课,环节重构,接着工作室成员进行了16年级的思考题系统解读和读书汇活动,最后由工作室领衔人特级教师蒋守成校长做了《如何做主题栏目研究》的讲座。    

【观课篇】   

成员们首先聆听了一节长课和两节短课,分别是直溪中心小学 黄玲玲 老师的《周长是多少》,以及华城小学 宋小军 老师的《建立联系,巧妙转化》和朝阳小学 秦晓云 老师的《除法中的错中求解》。三位老师的思考题教学特点鲜明,都找准基点,以课标为灵魂,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外衣,富有层次的教学设计让听课的教师们对思考题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

   

【辩课篇】  

精彩的课堂演绎之后,是三位老师的教学设想。虽然选择的课例不一样,但是三位老师的教学设想陈述却有惊人的相似处——教学设计都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过程。在这一波三折中,包含着三位老师对于能否给孩子们最好的思考题教学课堂的忐忑,源自于对于数学教学、对于孩子们的一片热忱。一路上寻寻觅觅,终于在曲折的经历之后明确了方向,一再完善教学设计,最后将这三堂精彩纷呈的课展示给孩子们,也为我们日常的思考题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紧随着两位老师的陈述之后,由潜力团队的 毛月华 老师 和陈燕华 老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她们分别对所评的课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陈燕华 老师认为 黄 老师的这节课针对全体学生,合理定位教学目标,恰当的整合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情。 毛月华 老师认为《建立联系,巧妙转化》这节课做到了以下三点:1.因材施教,让孩子体会思考题的价值。2.巧留空白,让学生体会思考题的味道。3.提升四基,让孩子把握思维的命脉。  

最后由潜力团队带头人发展中心的 陆 老师以及 王瑾 老师针对如何挖掘思考题丰富的内涵,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陆 老师认为三节课的共性是1.主题突出,揭示了问题思考的本位知识。2.过程开放,拓展了问题探索的空间。三位老 师做到 老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都是比较开放的,并且在内隐与外显共存中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问题类型解决策略的提炼同步呈现。 王瑾 老师认为对于思考题的教学教师应该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去思考更加利于学生的学习,更加利于提升儿童的学历,更加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活动。对重建《周长是多少》一课,她设计了三个板块:1.走进规律,激发兴趣。2.探索规律,引导学生比较例题前两幅图的变化,谈谈自己的发现……3.拓展延伸。

   

   

【专题篇】  

精彩的辩课之后,工作室成员进行了相应的专题讲座,给大家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西阳小学的 纪佩华 老师,直溪小学的 颜莉 老师以及河头小学的 刘忠 老师分别谈了谈对数学低、中、高段思考题的处理。对思考题的教学方法, 纪佩华 老师提出应该根据我们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发展来进行教学。 颜莉 老师提出思考题按思考方法大致分为逆向思考、转换模型、转移目标三类。 刘忠 老师提出思考题要注重操作,强调说理;要一题多解,训练思维;还要举一反三,形成体系。总之,思考题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较好的相关教学载体,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挖掘期中的宝贵财富,也能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接着,实验小学的朱敏老师对观看《读懂孩子的建议》一书,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她悟到了:要读懂孩子的情感,读懂学生的思维。

   

【引领篇】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蒋守成校长基于对主题栏目的几点思考给工作室成员理念上的引领。他说:“思考题”作为一个大家熟悉的栏目,但很少有人对此进行系统的研究,很少有人作为数学资源进行开发,我们从主题的视角挖掘和放大思考题的价值,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真正发挥思考题促进学生思考的价值。  

同时他解答了思考题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提出在关注数学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我们的数学主题拓展教学应该做到三个不局限于:教学不再局限于数学的内容,而是指向学生作为“人”的整体;教学不再局限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等四大领域的壁垒森严,而是指向四大领域的交织与融通;教学不再零敲碎打、面面俱到,而是关注核心,提纲挈领、一通百通。我们的主题拓展教学要打通数学学科内部之间的关联,打通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关联,打通数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关联,使我们的数学课程实施走向跨界,走向融合,走向创新!

(金坛区直溪中心小学 颜莉供稿)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4835  |  本月访问: 36436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6602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