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百舸争流千帆竞 乘风破浪正远航

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656次

——金坛区2015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评优课高段片级比赛侧记  

金秋十月,是丰收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如果说近年来我区发展中心小数学科致力于常州市特质课堂结构的推进是一种播种,那么,片级比赛的种种折射出播种的种子已然蔓延到整个区的小数课堂中,正走在丰收的路上……  

经过第一轮的校级赛的激烈角逐,产生的24位高段的青年教师于1014日至16日在华城小学进行片级比赛。我们在24位教师的课堂上看到了教师们观念的更新、态度的坚决、课堂结构的推进和个人魅力的施展

   

   

   

“有向开放的问题引领——个性化的自主探索——结构化的资源呈现——序列化的互动交流——自主化的思维完善”,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几乎在每一个参赛教师的课堂中都能看见,有的教师的课堂中还展开了不止一次,还有的教师在练习中也能以这样一种推进方式进行教学。那么,是不是每个环节都要以这样的课堂结构展开?   

我想:我们要在对教材的解读和对教学的设计中多思考,不能让这样的课堂展开显得很虚化,也就是形式主义。这样的形式主义可能带来的是什么?在课堂中也反映出来了:1.时间不够用。因为为了展开活动而活动,学生的资源没有更好的组织和利用,使得一个环节的教学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整个课堂时间不够;2.目标达不成。有活动,有资源的搜集,可是,因为没有更加有层次有序列的交流和互动,在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的情况下,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目标反而没有达成,在练习的环节中仍然错漏百出。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谢云 老师的《认识圆柱和圆锥》中教学活动的设计。在初步感知到圆柱之后,问题引领: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和侧面到底有怎样的特征?探究要求:利用手中的材料组合成圆柱,如果不能,如何修改或有什么改进措施请写一写。学生手中的材料:活动记录单和对应的图形材料。在经历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小组交流之后,呈现出来的资源有以下几种:

   

在通过对几种材料和学生操作所得的活动单进行序列交流的过程中,自然的总结出圆柱的底面两个圆之间的联系、底面圆与侧面之间的关系以及侧面的展开形状等等多方面知识。这样得出来的知识是学生由内而发的,而且学生活动的不仅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多的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相比较常规的量一量、比一比之类的活动可见斑斑。

   

吴正宪说过:每次获得一个新知识,相当于多了一颗珍珠,知识获得的越多,珍珠的数量越多。如果不加整理放在盘子里如同一盘散沙,没有太大的价值。只有把这些珍珠按照颜色、形状去串成美丽的项链,才会价值连城。同理,我想,课堂推进过程中的学生资源亦是如此。当我们想要捕捉丰富的学生的资源的时候,该如何设计更好的有思维含量的学习活动?当我们捕捉到丰富的学生资源的时候,应该如何选择和利用更有利于教学的推进?如何让学生的资源不是“散沙”而应该串成“珍珠”?是逐次出示交流还是对比呈现?是同中求异还是异中求同?这些问题,我们都要反复的斟酌和思考。  

最后,十分感谢华城小学对此次金坛区2015小学数学青年教师片级评优课的大力支持! (西旸小学王瑾 撰稿)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4952  |  本月访问: 36553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6719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