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金坛区2015年小数评优活动校级评比侧记(三)

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724次

好课锋从磨课出,精彩缘自苦磨来  

——记常胜小学数学组青年教师评优课磨课活动  

一、磨课的认识。  

磨”者,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谓之“研也”。磨课,就是为了上好一节课,在大家协助下,把某课教学当作科研课题,采取多种形式,运用科研方法,反复、深入地学习与研究,让上课老师重复在不同的班级上同一课题的课,由听课老师提出修改意见,不停地修改课案,以期最终上课时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这种“磨课”的形式,在参加非封闭性的赛课中,我们一线的教师是经常这样做的。  

二、磨课的经历  

这次赛前磨课我们共经历了三个过程。  

1.确定预案阶段。  

自接到发展中心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校级赛课通知后,我们便立即通知到位,确定人员,同时相机制定出磨课计划,成立以教导处为牵头,数学骨干老师为主要成员的磨课小组。首先是5位选手根据学段拟定好执教内容;其次采用分组或集中的形式,讨论预案的设计。从单元知识的通识培训,到执教内容教学目标、知识的重难点的确定,教材中例题和练习题的研读,以及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现有储备(即原有知识水平),……大家各抒己见,献计献策。最后,5位选手会同大家讨论的结果,并结合自身的理解,在917日前完成了教学预案。   

2.分组试教阶段  

5位选手的任教经历、专业素养等方面考虑,我们确定了重点帮扶三位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通过试教,我们发现,低段的三位老师(韩婧、绪纯、华黎艳)暴露的问题比较严重,绪、华两位老师选择的课题都是二上《观察物体》,就课堂结构流程、教材的把握还值得认可,但课堂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调控、小组学习习惯的培养等方面,作为新教师在这方面还缺乏经验,令她们在课中手足无措。韩婧老师已有两年任教经历,相对较成熟些,课中热情洋溢,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学生探索、研究知识部分,她表现的总是放心不下学生,和盘托出痕迹明显,教教材、走过程,留给学生的空间少,有点赶。针对上述三位老师的问题,磨课小组又采用了一对一的互助指导,分别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和具体改进措施。  

3.学校会课阶段  

根据需要,922日下午,我们集中三位低段选手老师在校阶梯教室开展了会课活动。在会课展示中,三位老师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韩婧老师执教的《间隔排列》更关注了学生学的层面,规律的发现自然、不留痕迹,老师的角色有了较大改观;绪纯、华黎艳两位老师显得更加自信,小组在观察物体的活动中变得更加有序、井然,既有内容又有形式,学生学的有趣,乐在其中。纵观三节课,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收获不言而喻。

   

三、磨课的看法(好处)  

首先,磨课能帮助深刻理解教材。磨课的过程首先就是对教材理解的辩论,越辩论越明朗,也就越能深刻地理解把握教材。  

其次,磨课能生成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但如果在 “磨”课中,我们(参与者)能很好的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即“如果我来教,我会如何教”上,那就会生成多种想法,教法就有了比较、选择的可能。  

再次,磨课能锻炼教师学会精益求精。磨课是一个艰苦的反复修正的过程。面对磨课中出现的中肯的教材分析、精彩的教法设计或他山之石,我们要学会借鉴和取舍,以保证公开课的精益求精和更趋完美,这是平常的校内常态课所难以企及的境界。  

最后,磨课能打造优秀的教师群体。磨课的过程往往体现的是一种对专业发展、团队精神和集体智慧的追寻,它为打造“学习型组织”,促进共同进步,提高学校教研质量,建设优秀教师群体增强了“源动力”和“凝聚力”。  

近年来,磨课已成为我们常胜小学数学组新的教研形式,不管是市级公开课,还是片级、兄弟学校的教研课,甚至于职称评审课,我们数学组全体成员都能以主人翁的恣态积极投身磨课活动,充分体现了我校数学组团结向上的精神面貌。所以,不管这几位赛课老师的表现如何,但我们付出了,经历了,收获我想也毋庸置疑。  

   

供稿:常胜小学 戴留松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4915  |  本月访问: 36516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6682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