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品名师精彩课堂    享卓越教学智慧

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765次

——记2014长三角名师大课堂·小学数学专场活动  

20141031日—111日,为期两天的长三角名师大课堂·小学数学专场活动,在丹阳市丹凤实验小学顺利展开。本届活动的主题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研究。共有500多名教师出席本次活动,捧着一颗虔诚之心,带着一份期待,大家相聚一堂,共同学习名师带来的精彩课堂展示和专题学术报告。本次活动分三个板块展开:  

一、真正的学生课堂  

第一个板块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和潘小明老师以及全国评优课一等奖获得者强震球老师的专场。  

 吴正宪 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一节灵动的《面积的认识》。 吴 老师的课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体验发现、探索问题的过程。把枯燥难懂的数学定义转变为孩子能理解的语言,从学生的角度去认识数学,学习数学,上学生能听得懂的数学。整节课由孩子们对面积的好奇心开始,带领着他们一起探索面积到底是什么,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慢慢地对面积有了自己的认识,虽然不怎么完整,但对于学生的回答,只要是经过思考的答案,她都给予肯定与鼓励。老师饱含真情的肯定,激励的语言,让学生们感到了成功的喜悦,更有助于让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促进他们在学习上更加勤奋。  

潘小明老师呈现的是富有智慧的一节课《确定位置》。课的伊始,潘老师就让学生猜自己喜欢怎样的学生,明确表示最喜欢敢提问的孩子,鼓励倡导孩子大胆提问,要有自己的想法。当课题《确定位置》出来之后,潘老师又让学生提问,“为什么要确定位置?”“怎样确定位置?”“确定谁的位置?”一个个问题从孩子们的嘴里蹦出来。思维便随着问题的开始而渐渐发展起来。在这节课中潘老师始终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在问题中质疑,在问题中思索,在问题中创新,在问题中解决。  

强震球老师则分别展示了《圆的认识》和《复式统计表》两节质朴笃实的课堂教学。在《圆的认识》一课中,强老师首先拿出一条绳子,绳子一端系着小球,通过甩动绳子让学生轻而易举发现小球运动轨迹是个圆,引出课题。之后,他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画圆,如借助实物、圆规画圆等,掌握用工具规范画圆。紧接着,让学生再次画圆,板演画圆,质疑纠错。他甘居幕后,让学生当主角,在重难点处,适时点拨指导,让我们真切看到学生们“海中拾贝,沙里淘金”的成长过程。在《复式统计表》一课中,强老师让学生对比单、复式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在比较辨别中认识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以此深化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应用范围的认识。强老师的课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统计的相关内容,从数据的收集到对数据做出分析,并进行决策与判断,在不知不觉中培养统计观念和数据分析观念。

   

二、分享名师教学智慧  

第二个板块是学术报告。三位名师在上课之后,还与我们分享了他们对数学教学的自己的看法,使我们受益匪浅。  

在《儿童该学什么样的数学》学术报告中,吴老师认为,小学数学就是要让学生学:1.学能听得懂的数学,用儿童的话语系统解读数学,说儿童能懂的话,让儿童说自己的话。2.学简单一点的数学,用熟悉的解释陌生的,用具体的解释抽象的。3.学数与形结合的数学,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4.学动手做的数学,听见了,就忘记了;看见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 5.学不太严格的数学,严格的不理解不如不严格的理解。6.学与儿童经验对接的数学,关注学生经验积累,利用学生的经验辅助学习,不要要求所有的学生在同一个时间掌握所有的知识,要学会等待,等他知识的积累。  

潘小明在《谈问题解决的核心问题》的学术报告中谈到:核心问题是在学科基本问题引领下、关注学生的起点问题基础上产生的统领课堂的问题。它是与数学知识本质密切相关的问题;也是学生真正有疑问的、产生认知冲突的问题;还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以此为主线展开课堂教学探究活动的问题。它来自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度发掘所制定的目标;来自于教师对于班级不同学生认知特点的充分了解;来自于教师让学生先行的课堂教学活动;来自于教师对学生想法的倾听、敏感和捕捉;来自于教师教学实践、反思所生成的教学智慧。  

强震球的《让我们的教学从约定到创造》学术报告从四个方面展开:一、解读:教材、学情、教学现状。知识点很多的内容在教学上要思想有核心知识。而核心知识是经过简约化提炼和符号化表达的结果性数学知识。二、问和想。问什么:(1)一般怎么教学?(2)教学时遇到什么问题?(3)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又是什么?想:(1)我有没有想过?有问题才愿想、有胆识才敢想、有激情才能想。(2)我会不会想?需要数学思想与数学思维支撑。(3)我有没有坚持想下去?(4)我想到的有没有记下来?常写反思与手记。三、重构。(1)还原。深刻理解数学本质的要求,把技能训练课提升为思维发展课,把学生提升为知识和工具的发明者。(2)聚焦。应该把焦点放在“核心知识”上。(3)激活。追求对儿童的经验与思维的唤醒与激活。四、技艺。备课是门手艺活,上课就是技术活儿。教学语言好比剧本台词;教具学具好比舞台道具;教学互动好比演员搭戏。所以教师要练好自身的技艺。

   

三、青年教师汇报交流  

第三个板块是省青年教师汇报课展示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我市的“金沙名教师”孙保华老师也受邀为本次活动带来了一节精彩的展示课。本次活动他为大家展现的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孙保华老师执教的这节《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通过以具体的问题为载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渗透:分析数量关系、应用解题的策略、找出问题答案的解决问题过程,感受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价值。在练习阶段,孙老师独具匠心的练习设计,不露痕迹地让学生感受到了画图策略的作用——不重复、不遗漏,促进学生思维的飞跃,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整节课的教学自然、流畅,似行云流水,孙老师采用多种教与学的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中学会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在亲历“数学化”过程中尝试多种体验。  

还有两节精彩的展示课分别是来自丹阳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刘秋霞执教的《周长是多少》和武进区教学基本功评比一等奖获得者邵露璐带来的《7的乘法口诀》。刘老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体验了成功的快乐。邵老师在课堂上善于营造温馨、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

   

两天的听课学习虽是辛苦,但学有所获,内心很是充实。聆听特级教师们的教诲,感受名师们的风采,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拓宽了视野,明确了课堂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策略,为老师们自身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学习是教师成长必经之路。今后我们将继续学习实践,用朴素的思考,作草根的研究,向新课程的更深处漫溯!  

华城实验小学 冯珊供稿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6340  |  本月访问: 37941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8107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