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致青春,行走在人生的地平线上

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705次

——金坛市小数青年教师基本功系列培训活动侧记  

青年是社会中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力量。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无疑会大大推动社会的发展。同理,青年教师也是教师队伍里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力量,如果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也会极大地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进程。本学期,研训中心整合两支教师队伍,暨“我市教龄1-5年的新教师队伍”和“我市35周岁以下小数基本功优秀青年教师团队”,并按照《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规程》,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分阶段开展“通用技能”与“专业技能”两方面的培训

 

 

一、 以培促学,积淀教育人生的“底气”  

如何进一步提升这支青年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底蕴,研训中心组建了学习QQ群,方便交流讨论,并在群里列出了部分书单,如:《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数学教学心理学》等等书籍,建议我们应先充实自己的理论,这是有效提升教师人文底气的可行之举。  

有了教育教学理论的积淀还不够,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还应有一定的专业素养, 2014313 ,在研训中心举办了“初中数学教材知识体系梳理”的讲座。每一位老师在参会时都携带了初中各册数学教材、中考知识集锦之类的教辅书。研训中心的 丁一谦 老师也为我们准备了详细的课件,丝丝入扣地帮我们梳理了初中数学知识,虽然我们大部分青年教师都有过初中数学知识的基础,但听完后还是有与众不同的收获。光说不练是假把式,每个星期,我们都会分块练习有关初中数学知识的试卷,以这样的形式来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出薄弱无疑是最快捷有效的途径,遇到问题我们会在QQ群里讨论,从别人的思维中找到方法,找到自己。为了检验我们的成果,研训中心在每次集中培训时都会进行一场初中数学知识的小测试,测验的目的并不是比出高低,而是引起我们的重视,平时的练习应尽心尽力,认真对待。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写出一手好字应当是重中之本。 201458 ,研训中心为我们青年教师请来了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的 谢卫平 老师,给我们上演了一场书法“盛宴”。 谢 老师从不同的字体入手,粗略地向我们介绍了各种字体的特征。并以楷体为抓手,从它的笔画、结构、特征、细节等方面娓娓道来,并寓教寓练,从我们的练习中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这样朴实、真实的讲座为我们日常的练习提供了很好的指引。  

现在是信息多元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用多媒体课件代替以往的挂图,课件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它图文声像并茂,文字精简,信息远远超过文字。2014522,在常胜小学的机房里,王云飞老师就课件的使用技巧向我们青年老师讲述了他的经验。会后,虽然我们每个老师都对课件制作不陌生,但还是感觉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巧,讨巧的方法。  

正是有了这几方面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渐渐褪去了我们青年教师身上的“青涩”、“稚嫩”、“不成熟”,在这些专业的引领下,初步积淀了我们教育人生的“底气”。  

二、 以培促教,追寻课堂生本的“元气”  

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课堂教学能力”无疑是重要的话题。但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关键还在于对课堂教学主流价值观的确立。一句话,“以生为本”才是课堂教学的“元气”。课堂为学生所设,为学生所用,教师只在一旁作必要的引导和帮助。这便是课堂的元气所在。  

 2014年4月18 ,在华罗庚实验学校,特级教师、河滨小学李继锋校长作了“为了我们的幸福——谈小学数学备课”专题讲座。首先李校长以“你幸福吗”话题展开,指出在教育对象无法选择、学生学习内容无法选择、社会家长的期待无法选择情况下,作为教师能做的就是认真过好每一天:备好课、上好课、少补点课、多点幸福。    

紧接着围绕研究备课的价值,从如何认识数学教学、如何认识备课、备课的关注点三个方面,结合具体、详实的案例阐释了要备教材-----研读教材,理清知识的顺序、备学生-----把脉学生、摸清认知的起点、备教学------设计路径,追寻活动的效率。这样才可能创造出充满情趣的课堂、充满快乐的课堂、令人回味的课堂、令人难忘的课堂、简约高效的课堂、新意迭出的课堂。   

以前我们青年教师以为课堂的美无不体现在教师“教”的表现上,如堪胜演员的才艺展示、出乎意料的形式运用、行云流水的过程推进、环环相扣的内在机理……其实,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名师艺术手段运用的“度”的把握,是否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实践,有效推动学生的自主参与,只要你真真实实地引导你的学生从学会到自学,你就是一个好教师。  

三、 以培促思,激活乐于思考的“灵气”  

教师需要教学灵气就如鱼需要水一样。然而,灵气并不出自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基于“笨功夫的”日积月累。青年教师的教学思考力,只能来自于思考,特别是对教学的反思。  

 2014年6月6 ,在研训中心,特级教师、朝阳小学蒋守成校长为我们作了有关教学实例评析的讲座。他从实例评析的字面意思上导入,向我们传授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写出一节让人眼前一亮的实例评析,接着他以上次培训时老师们写的优秀的实例评析为例,建议我们一个好的实例评析应有一个好的标题,评析的内容更应紧扣主题展开自己的想法,而有自己独到见解的评析才是点睛之笔,它是整个评析的“魂”。在每一个环节中,他都会与我们老师进行现场互动,了解我们最真实的想法,并在我们的想法中释疑,给出中肯的建议,并建议我们平时应该多写,多练、多思。在这里,我们不再是传道授业的老师,而是一个个认真聆听的学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慧语如灯。这一句话对青年教师尤其重要,因为我们正处在一生教育行旅的起始阶段,如果我们能多练、多思,你怎么可能会不是一个且行且思的成功者?  

青春对每个人都是短暂的,对青年教师来说同样也是。致青春,“善养吾浩然之气”,青年教师应当去开掘能促进自我发展的正能量,经营好有助于专业成长的“气场”,让“气场”的相对稳定性促使自我的身心浸润其中,得其春风化雨、潜形陶冶,因为:青春行走在人生的地平线上。  

   

   

尧塘中心小学 赵丽娟供稿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6354  |  本月访问: 37955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8121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