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团队研磨助提升  数学之花更红艳

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709次

——2012-2014金坛市小学数学潜力教师团队同题异构教研成果展示活动报道   

 43 下午,小数潜力教师团队全体成员和来自全市各校35周岁以下数学青年教师一起相聚在城西小学,开展“20122014小学数学潜力教师团队同题异构教研活动成果展示活动”。此次活动作为本届团队收官之作,主要围绕小学几何概念教学展开,活动主要有三个环节。  

一、课堂实践 演绎精彩   

首先由金城镇小学的王海秀老师和洮西小学的王照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节精彩的展示课。两位老师没有用华丽的手段、生动的故事、漂亮的课件,却都能在课堂中敏锐捕捉学生生成资源,进行点拨、放大或引发讨论,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王海秀老师执教的是《认识线段》。她把“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的数学事实,在感悟特征的过程中,通过拉一拉、找一找、摸一摸、折一折等数学活动不断丰富学生对线段的表象认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线段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孩子对线段特征有了充分感知之后,放手让孩子自己试着画出心中想到的线段样子。学生在交流中完成了线段模型的“自我建构”。整个过程老师始终是以学生发展为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王照虎老师执教了《认识射线、直线和角》。教学设计独具匠心,从“点动成线”开始,告诉学生在数学中点移动就能形成线。接着复习线段,教学两点间的距离,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现实生活中不存在,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想象、比划、作图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逐步掌握它们的特征,再比较三种线关于长度上的不同点就水到渠成了。

   

二、 围绕主题 研讨求真   

展示课后由潜力团队部分成员开展了关于几何概念教学的主题研讨活动。之前,我们潜力团队所有成员经历了三轮同题异构的磨课过程,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和课堂前测后测的数据分析工作。  

首先由华罗庚实验学校吴艳老师和城西小学郑苏霞老师分别对《认识线段》和《认识射线、直线和角》进行了课堂解读,两位老师基于这两节课做出的教材梳理和课堂前测数据分析,我们认识到几何概念的教学都要根据学生认知基础和教学需要合理重组教材,要让学生充分感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完成模型的“自我建构”。  

随后由明珍实验学校的姚京老师和朱林小学的韩一飞老师分别对《苏教版小数教材几何知识体系》和《欧氏几何概念的结构体系》进行了梳理和介绍。姚京老师的介绍让我们由点到线,对整个苏教版教材中几何知识的分布和调整、教材的编写特点及如何把握有了清晰的认识,尤其是关于空间观念的培养,这是2011版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老师们应该多关注。韩老师则带领我们穿越时空,了解了欧式几何的概念结构体系,欧式几何的5条公理和公设及欧式几何的特点,特别介绍了与小学相关的定义。   

接着直溪小学的陈国俊老师和社头小学的汤华老师从教师和学生这两方面对《学生常见作业错误及归因分析》和《学生几何概念形成的心理机制与教学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陈老师结合自身教学,针对重点单元错误进行梳理,用大量的教学案例从微观上剖析了学生常见错误成因和原因分析,我们教师要放慢脚步,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和体验,让教师在鼓励中等待,让学生在错误中成长;汤老师则从宏观上,在理论层面分析了学生几何概念形成受日常生活、知识水平和非本质属性的影响,教师要有的放矢地采用合理的应对策略。

   

三、回顾历程 且行且思  

这样的活动形式是一次尝试,背后蕴含了所有潜力团队成员的付出和努力,随后尧塘小学赵丽娟老师为大家介绍团队两年来的活动历程和成长介绍。最后由研训中心陆卫英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本届团队的成长和收获,并且希望年轻老师积极加入新一届的潜力团队,能在教学中且行且思,做教学的有心人。  

2012-2014小学数学潜力团队的全体成员在成长中收获,也饱尝无数付出的艰辛,今天我们告别一个段落,然而我们为数学教学实践的脚步永不停驻。相信,在追寻理想课堂的过程中,我们能欣赏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  

感谢城西小学对本次活动的关心和支持!  

(华罗庚实验学校 杨雪青 供稿)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6382  |  本月访问: 37983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8149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