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654次
11月28日 ,温暖的阳光下依旧透着冬日的寒意,中午12:50之前,新教师团队各位老师陆续从各个学校到达本次的活动地点——常胜小学。此次培训分两个环节:
环节一
由三位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运算律》的第五课时——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练习课。
第一节:陈烁老师是个大胆自信的老师,他基于目标和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教材的重组,展示了他对教材的理解和思考。本节课通过口算练习,复习回顾和练习应用三个环节完成教学。在练习应用环节设置了丰富多彩的练习题,包含基础练习、解决实际问题、拓展提高三个层次,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从而进一步掌握简便计算的技巧。练习课的根本是“练习”,整节课陈老师充分关注了“练习”二字,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练习,并契机交流了学生的多种解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第二节:仓盛老师的课堂是“感性”的,他立足于学生的知识生长点,设置了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课始以谈话“你的好朋友是谁?”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以此引入第一环节:找一找,将这些数的好朋友连起来。出示了加法凑百和乘法凑整两组,为后续的简便计算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基础练习部分,仓老师设置了填空的形式,例如(84+68)+32=84+(□+□)这类题,先让学生说说□里填什么数,再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律,最后问为什么把68和32结合起来?从而引入“简便”,并由“简便”二字贯穿全课。整节课教学过程流畅,环节紧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表现自己,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节:周平老师的课是“理性”的。既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摆在首位,放手让学生去说,去做;又能适时地引导和恰当的分析。在基础练习环节,周老师先放手让学生去做,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思考;然后再引导说一说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律,在独自练习过的前提下,进一步巩固运算律,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以致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中,周老师恰当地引导学生读题,交流题意,再由学生独立完成。在此过程中,周老师很善于收集有效的学生资源,在交流中有层次地展示,充分暴露了学生原生态的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此外,周老师将学生的多种解法展示出来,恰当引导学生对比,设问“你最喜欢哪种方法?”由此将多种方法进行巧妙优化,而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最简便的方法。周老师整节课井然有序,将“讲”和“练”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环节二:
三节课结束后,房老师既充分肯定了三位老师课堂的精彩之处,又指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且以仓盛老师的课为例,细致地讲解每个环节的处理。主要分为两大层次,第一层次:练习课应该充分让学生去思考,先去独自练习,然后再交流。并且交流的面要广,可以小组交流、同桌交流、指名说一说,也可以指定学生板演,让所有的学生都在思考。第二层次:教师要预设好学生的所有可能情况,课堂上要善于捕捉最典型的资源,并且巧妙地、有一定层次地呈现并交流。要争取将一问一答的“线性”课堂变为“灵动”的课堂。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只有让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才能在交流、讨论中获得新知。
我们既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也从别的老师身上学到了优秀的地方。外面的天气依然很冷,但是我们的内心却是温暖的。我相信只有通过我们思维一次次的碰撞,才能创造出教学智慧的火花。
直溪小学 徐叶 供稿
课后所有新教师都对本课进行了重构,附部分老师的教案: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6366 | 本月访问: 37967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8133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