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在智慧的碰撞中前行

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596次

--记杨国华师工作室中期成果展示活动  

 926 下午,金坛——市“小学数学杨国华名师工作室”中期成果展示活动在金城镇中心小学如期举行。工作室的所有成员,金城中心小学的所有数学老师,研训中心的陆卫英、房小科老师和来自全市各兄弟学校的100多名数学骨干教师全程参与了本次汇报活动。活动分四大板块进行。  

首先由该工作室优秀成员代表发表个人成长感言。来自尧塘中心小学的 陈玲芳 老师以“追逐梦想、务真求实”为主题与大家分享了她参加名师工作室以来的成长历程。来自水北中心小学的 周月霞 老师以“一本好书促我成长”为主题向大家介绍了她的成长感悟。给与会老师留下了有益启示。

   

   

第二板块是两节优质课展示。第一节课是华罗庚实验学校的 田莉 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上册的《认识平行四边形》。 田 老师的课清新自然、活泼灵动。课始先依托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呈现生活中大量的平行四边形实物,让学生初步感知图形特征;然后带领学生在指一指、描一描、拼一拼等操作活动中激发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直观体验,并在大量事实材料感知的基础上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接着引导学生在凃一涂、比一比的辨析活动和拼一拼、围一围、摆一摆、拉一拉的创造活动中提炼出图形特征,完善认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最 后 老师提供的一幅幅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应用的美丽图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最后的总结、回顾引导学生在反思中提升了经验。  

第二节课是直溪中心小学的 杨晔 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下册的《认识圆柱圆锥》。 杨 老师的课智慧大气、自主开放。因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认识和研究图形特征的数学经验,所以 杨 老师大胆尝试让学生自主探究、记录、交流、总结有关圆柱圆锥的特征。教师以大问题“圆柱圆锥的底面、侧面、高有什么特征”引领学生自主研究,以规范的四句话“请大家听我说,我写的是,你们同意吗?还有什么想提问吗?”引导学生自主交流汇报。学生人人参与着、思考着、观察着、探究着、交流着、倾听着、反思着……整节课,学生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最后教师引领学生在认一认、比一比、看一看、玩一玩、想一想等的数学活动中完善对圆柱、圆锥特征的认识,发展了空间观念。两位老师虽教学风格迥异,但因同是执教的“图形的认识”课例,却又呈现出许多相似之处。如:都是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基于大量事实材料,经历由“物体”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都提供丰富教学具,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掌握图形基本特征,发展空间观念;都注意通过图形的变式深化图形的本质特征,从中帮助学生建立全面而深刻的图形概念;都重视对研究过程和方法的总结、反思,从而帮助学生提升活动经验。  

第三板块是课堂点评。由金城中心小学的 尹美霞 老师和薛埠中心小学的 张扬 老师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角度对两节精彩的课做了独到而深入的点评,使与会老师对两节课有了更深的领悟。

     

       

第四板块是专家引领,分两个层次。首先是工作室领衔人杨国华校长的:“经验视角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建构”专题讲座,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三个维度谈了两年来工作室的研究方向、研究主题和研究过程。并围绕工作室顾问: 王益琴 老师执教的“认识面积单位”一课,详细介绍了“概念课的教学模型建构”。即“基于经验,引发生长——经由经验,建构表象 ——发展经验,深化思维——提升经验,完善认知”四步曲。最后,由研训中心的 陆卫英 老师对本次展示活动进行点评。 陆 老师首先对工作室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给与了高度的肯定和评价,接着中肯地对所有与会老师提出了“五个关注”的建议:关注数学理解;关注难点突破;关注应用题教学;关注新课标提出的“四基、两能”关键词的落实;关注面向全体。

  

   供稿:陈淑芳(金城镇中心小学)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6276  |  本月访问: 37877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8043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